嘉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船追梦人韩鸣华的船模事业,填补嘉兴旅游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病医院哪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250111/e5uzdb6.html

文/图

张进喜

韩鸣华全身投入“船模事业”

1

20世纪70年代初,我和韩鸣华都在秀州中学读书,他比我高一届。但我总觉得他比我大好几岁,像个大哥哥似的。倒不是因为他长得人高马大、成熟稳重的样子,而是我们班主任李兆贤老师常在班干部中提起他。

当年,李老师是学校的团委书记,组织我们成立了“学马列”小组,韩鸣华也参加了,他是我们学校“文革”后的第一批共青团员,我则是入团积极分子。我们虽然接触不多,但我常见到他。他毕业后,学校创办起了校办工厂,他是负责人。

2

直到年,偶然听到韩鸣华遭遇了家庭变故,他读大学三年级的独生女儿在一场灾祸中被夺去了生命。我们高中年级的几位同学一次小聚时,聊到了秀中的老师,聊到了韩鸣华,聊到了他遭遇的家庭不幸。这时,我才知道享誉神州大地的红船船模原来是韩鸣华在做,而且做成了嘉兴的一张名片。

韩鸣华妹妹是我隔壁班同学,有次同学相聚时,我特意问她:“你哥是怎么想起做红船船模的?”

她告诉我:

“我哥以前在嘉兴电子仪器厂工作,年工厂破产后,他拿着企业破产下岗补贴金,在越秀路上租了间30来平方米的屋子,开了一家电器维修部,一个月也有几千元收入。有一次,一位哈尔滨的朋友过来看他,临走时朋友对他说,嘉兴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吃的东西很多,但遗憾的是没有一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产品。朋友的话让他想了很多。”

什么文化产品最能代表嘉兴?

当然是红船船模!每年到嘉兴瞻仰南湖红船的都有几十万人。来到革命圣地,带点什么回去呢?总不能老是粽子、南湖菱吧,何况南湖菱也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

3

嘉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的韩鸣华,最爱看河里船只往来。读小学三年级时,他就用捡来的木板、废弃的闹钟做材料,做出来一艘“军舰”。这“军舰”不仅能开到在环城河对岸,还能自己开回来,引得一大群孩子围拢来看。

儿时的梦想和实践让他下决心制作红船船模,这样既填补了嘉兴旅游纪念品的空白,又能推广宣传“红船文化”。

说干就干,白天,韩鸣华坐在维修部里埋头修理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晚上,他独自设计打样、制作红船船模。为了把船模做得逼真漂亮,他数十次摆渡去湖心岛目测南湖红船的比例,从各个角度拍照,用脚步实地丈量,仔细揣摩船体结构,再回来一遍遍修改图纸。

凭着一股子钻劲,未曾学过木工技艺和工艺美术的韩鸣华,在四个多月时间里制作了三艘红船船模。做好后的船模,船身、头龙门、利市头、稍龙门等比例恰到好处。舱外桅杆、甲板、船篷、缆绳桩,舱内木橹、厨柜、桌椅、案几等一应俱全,整个船模精致玲珑,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他把第一批制作的红船船模送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

4

年6月19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市民广场演出。在悠扬抒情的歌声中,韩鸣华精心制作的“红船”朝向观众,直奔人海,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那次的成功,让韩鸣华信心大增。他横下一条心,把赚钱的电器维修部也关了,在外贸公司的冷库旁租了间10平方方用油毛毡搭成的小屋,一心开创“船模事业”。

正当韩鸣华全身投入“船模事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心灰意冷,他那漂亮端庄、在外地读大学三年级的独生女儿被一场意外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天降横祸,他的妻子哭得死去活来。他觉得天塌了下来,整个人都懵了。多年后,韩鸣华跟我谈及此事时说道:“女儿没了,摆在我眼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从此趴下,什么也不做;要么像个真正的男人,按既定目标走下去。”

正是凭着红船船模这份事业的支撑,韩鸣华才没有在那一场家庭变故中垮掉。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他埋头在车间里打样、开料、锯板,刨线条、凿榫卯、磨砂皮,一直到装配、上清漆。他对我说:“如果没有这条‘红船’,我可能无法坚持下去,真的,我感觉人都要疯掉了。”他熬过了人生最痛苦的三年。

5

为了再现江南水乡游船、帆船、篷船的风采,挖掘悠久的船文化,只有初中文化的韩鸣华变成了一个最勤奋的探索者,从各种历史书籍里寻找古代船文化的只言片语。明代西湖湖心的豪华游船“不系园”、乾隆南巡龙舟、水乡撒网船、湖州书船、绍兴乌篷船、迎亲船、采珠船……各种船模从历史文献中走出来,从他的手中一一驶出。

20年前,南湖没有特色旅游纪念品是外地游客心头的遗憾;20年后,南湖红船船模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的工艺品。20年前,他怀揣元的全部家底开始投资做红船船模;20年后,他的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万元。

20年前,红船船模的生产地点只是一间面积仅仅10平方米的小屋;20年后,他白手起家创办了嘉兴鸣华船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拥有了近千平方米的厂房……

“我做的不仅仅是生意,更是船文化事业。”

6

“我做的不仅仅是生意,更是船文化事业。”韩鸣华说。年11月底,他从电视上看到,国家领导人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重要讲话。“当时领导人身后是一幅南湖红船的图片。我就想,如果有一个红船船模放在那里,能更好地展示红船文化。”

那年春节刚过,韩鸣华开车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艘1.88米长的红船船模送到北京。

今年是成立周年。前些天,我特意去塘汇“初心馆”看望韩鸣华。他兴奋地告诉我:“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国家领导人集体来到嘉兴瞻仰南湖红船,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在年7月1日前,精心制作只特定规格的南湖红船船模,庆祝建党周年。现在,百艘船模做好了……”

望着韩鸣华略显苍老的脸颊,我想,他不是在做红船船模,而是以一介平民百姓的全部身心在诠释着红船精神。

--END

作者/来源:正春和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