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汪胡桢与嘉兴新志 [复制链接]

1#

黄国华

汪胡桢,字幹夫(一)浙江嘉兴人,著名水利专家,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汪胡桢(一)

《嘉兴新志》是民国十七年(年)由嘉兴建设委员会编纂。16K页,附写真图40幅,测绘地图2幅。上海利国印刷所印刷,次年九月正式发行。

民国时期大多县城志书,还沿用千年以来传统写志体。而《嘉兴新志》一改传统写志纲目,白话代替文言,又率先把近现代科学知识融入其间,创志书新风,故谓“新志”。

年3月,嘉兴县政府建设委员会成立,有鉴于本邑政治与社会上种种情况无统驭之耑籍,以供施政布事者以借鉴,拟有编年鉴的决议,因搞年鉴,须常设机构及永久经费,改为编县志。

8月中旬,《嘉兴新志》编纂工作开始。因担任编纂主任的陆志鸿因所执教的中央大学开学,没时间顾及新志,故委托知友汪胡桢负责撰写。陆志鸿在序言中说:“时余因中央大学教课甚繁,日無暇晷,纂稿多出知友汪君幹夫之手,亦滋可咸也。”

时汪胡桢任太湖流域水利工程处总工程师,忙于奔走在苏杭两地。但他也是县建设委员会委员,与县长阎幼甫教育局长沈大瓒也计议过,均力赞其事。认为旧志诸多陈古,有类迷信,殊於世界之潮流,科学之进化,背道而驰,不足以与观念而惠后学,不容刻缓。

写新志又是他初衷,遂概然应允。仅用两个月时间,从9月开始至11月至,将《嘉兴新志》上编第一、第二章脱稿,字数10余万(未出下编)。

在《嘉兴新志》中,汪胡桢先生凭着自己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运用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娴熟的文笔,对嘉兴历史沿革、位置、面积、地土、河道、气候、区划、道路、县城、镇市、名胜古迹作了详细的记载。尤其在地土、河道和气候更是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数据作了详细精辟阐述,这在民国地方志书中开创全国先河。充分展示了他在水利、水文专业特长,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献史料。

在阐述嘉兴的地质,指出本县全境为极厚之冲积层,属於第四纪。据开掘结果,列举了英呎地层资料,收集了来自上海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图书馆资料,见下附图。

民国三年嘉兴端平桥税关地层图

民国十七年嘉兴第一公井地层图

值得一提是,他超前意识,把当时地质学前沿一一地沉现象,在第一章地理中,首先记入书志。记有:“最近地质时代内,中国东部海岸内,实有地沉现象。见浙江南部至广东之崎岖海岸,呈无数突出之海角,皆被淹之谷也。又太湖中散置之岛屿及苏松一带散置之山,实即埋於冲积层内之高山耳,太湖之中被淹於水内之山甚多,相传水内有72峰,亦有出于水平面者,皆足为地沉现象之证明。又上海掘地英尺处遇见卵石,又在英尺处,遇有石灰岩拳石与砂相混杂,余意此砾石地层当係昔时之河底。……此自地层上证明海峰之下沉。

今观嘉兴地层,亦足证此事非虚。惟此种下沉作用,其绽已甚,现在是否尚未停止,我人无由察知之耳。”

汪胡桢从太湖、上海地质层举例分析,洞察这一变化,论证地沉现象,並写入志中,足见其意义重大,成了志书中一大亮点。

在水利章节中,汪胡桢提出维持嘉兴之水利,其要点为:

1.干河及重要支河,务令通畅,禁止鱼簖、植菱、放茭侵占,及抛弃煤渣。遇有迂回过,甚之处,则设法另辟径直之新河。如能善为利用浙西水利经费,分年浚治,则县境无不通畅之干河矣。

2.乡镇港汊,为数至多,为农田灌溉所关,实为农民生计之源。务须于冬季农隙劝导农民,合力浚治,即以浚出之土培补低田之岸。

3.湖荡为储水所资,宜严禁围垦及放植菱草芦苇。

4.邑境之水,利在通畅,堰闸在唐代以前,所在多有。其时吴江未筑长堤,浙西泄水甚畅,故尚须堰闸。宋代以后则逐渐凿毁,今亦无须乎是矣。

5.嘉兴上承杭州、海宁之水,下泄黄浦,故通浦诸河而淤塞,则水无所泄,嘉兴必酿水患;潮不得上,则旱无所济。是以平湖、嘉善境入浦诸水实与嘉兴息息相关。今嘉兴、海盐、平湖县有泖湖专款,即为浚治此等河流而设。

6.沪杭铁路经过地方,遇有小河即完全填塞,较大之河,亦未留宽畅桥孔。建筑之时,邑人士未加注意,至今为患,将来除设法请路局规复外,遇有新筑铁路、道路,均须以此为前车之鉴。

上6要点,不得不说迄今要使嘉兴河道畅通,水质变清,仍有借鉴作用!

在气候章节中分有:温度、气压、雨量、风向、湿度、台风、梅雨。刊登了大量图表,记录了嘉兴自民国十四年至十七年1至12月最高、最低温度,及极大极小气压表。也列举了民国十一年至十七年嘉兴分月雨量统计表。民国十三年至十六年运河水位高度表。这在嘉兴水文、气象学历史资料统计,全国其它县市无可比拟。

正因为《嘉兴新志》具有如此高的借鉴水平,所以,阎幼甫县长在序中大加赞赏:“其采访之精严,搜罗之宏富,提纲挈领,摡括无余,且其记载方法,靡不推陈出新,参以科学知识,实足开县志之新纪元,因名之曰嘉兴新志。”

在名胜古迹章节又分邱陵、川泽、泉石、城邑、衙署、壇庙、寺院、园林、园宅遗址、古墓。自古至民国年间变迁二百余处,揽收其中,出典变故,详有介绍。凡地方史学、大众爱好者乃必备之书。

二張测绘地图,是志中的亮点,在编志过程,汪胡桢还亲自组织测绘人员,利用经纬仪、水准仪,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方法对全城主要街道进行实地测量,比例尺一万分之一。而利用经纬、水准方法测量,当时仅少数大城市才开始有。作为县城,嘉兴可谓全国第一。为嘉兴留下了民国十八年城市全图。又按二十万分之一比例尺绘制了全县地图。

民国十八年嘉兴城市测绘图

年1月,浙江省政府任命状,任命汪胡桢为浙江省水利工程局工务处处长兼副总工程师。据他回忆,省水利局己购买一架飞机及绘图仪器进行航空测量。而年9月绘制的嘉兴县全图,是否借用飞机首次对全县境内进行航空测量完成而不得知。

《嘉兴新志》中这二幅测绘图,今天看来极普通,但当年可以说是是独领风骚,全国少有。可见汪胡桢为编制新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才能。

也正因为《嘉兴新志》有着极其珍贵科学含量存世价值,引起后人研究重视,台湾成文出版社于年重版印刷在台北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古籍地方志等出版社近年相继出版。

年台湾重印版

写于年5月2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