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嘉兴南湖新任村社党组织班子跑出百姓幸 [复制链接]

1#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www.wzqsyl.com/

昨天(12月3日)下午,嘉兴市南湖区举办了一场“书记擂台赛”暨“开门一件事”比拼赛,11名刚刚走马上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亮出了目前本村(社区)最迫切要办或正在办的一件民生实事,并结合PPT介绍事项推进措施、遇到的困难、推进过程的具体情况和上任感言。

这“一件事”牵涉到的问题可能是民生“痛点”,也可能是虽不严重却让居民感到十分烦恼的“痒点”。现在,新上任的社区“领头羊”们带着新一届党组织班子以问题为导向,扎扎实实为居民、辖区企业提供服务,从“一件事”开始实实在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让其他村社书记有所启发。

家园变革

把“最难的事”办成最好的事

拆迁涉及群体的利益、诉求各有不同,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且让各方都满意实在不容易,曾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余新镇余新社区新一届党委班子的“开门一件事”却正是拆迁征收。

渔里未来社区项目占地约亩,涉及征收户数多户,其中居民多为老人。社区党委书记王爱红带领社区新一届班子以老年人为重点,联合辖区7家房产中介,组建“异业服务联盟”多方收集房源信息,并邀请法律顾问帮忙指导,做好老人们的“购房顾问”,至今已经为55户老年弱势群体提供了精准服务。同时,社区聘请法律专家,联合社区“老娘舅”等资源进行“红色代办”,开展政策讲解、纠纷调解。至今,已有名老年弱势居民享受到了这样的服务。

此外,社区还特地举办多场邻里互动活动,建立摄影小分队,计划制作成老街相册,为居民保存“渔里记忆”,也会制作邻里通讯录,延续邻里间的情感。而在新社区建成后,社区也将邀请老街坊们一起来体验老街的“诗和远方”。

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是关键。新丰镇民丰村新任党委班子的5名年轻干部就把“盘活村集体存量优质资产”作为“开门一件事”。

民丰村集体拥有15间店面房,大部分位于镇区黄金地段,但普遍存在租赁时间长、租金价格低于周边市场价,且环境脏乱差的情况。前期,民丰村也曾通过缩短合同期限,协商提高租金,但收效甚微。

新一届村党委班子一上马,立即开始排摸这些出租房屋的具体情况,做到心里有数。针对平稳清退原有租户难、店面房收回后再次招租难、打消群众疑虑难三大难点,召开了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公开竞拍,并推出竞拍底价不破、竞标价高者得、同等价位老租户优先这三大原则,目前已有9间店面房完成拍卖,租金比原先平均高出4倍有余。

住得温馨

为居民打造“幸福每一天”

大桥镇倪家浜村的“开门一件事”是“修路暖人心”。该村党委班子选出后,立即开展包网入户行动,党委委员分片进网格开展上门走访,广泛听取村民小组长、微网格长、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在走访中,村里的道路破损严重是村民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经统计,该村28个村民小组共70余段村组道路都破损严重,不少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村党委按照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规定,将修路一事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目前已立项申报,将按照小型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为村民解决这桩烦心事。

新嘉街道西马桥社区党委班子把“红色赋能品质提升,小区改造收获幸福”作为新上任的“开门一件事”。

今年,南湖区有大量老旧住宅区开展了品质提升改造工作,而建造于上世纪90现代的西马桥小区就是典型之一。该小区居住居民达余人,有的居民对品质提升相关标准、政策、施工时间不清楚,有的居民对施工方案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居民对施工质量不放心,还有的时候施工过程里可能出现问题……样样都需要社区协调。

西马桥社区党委班子动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每个网格配备“红色专管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仔仔细细为居民解说政策,帮居民到施工点查看具体情况,遇到小区施工造成路灯临时断电情况时组成巡逻专班,为昏暗处点亮手电检查铺地木板,防止居民因路面光线不好而摔到磕到,不少党员在看到路灯停用的通知后,还主动打开自家车库的灯,整夜为居民照明。目前小区已有20多幢楼面完成了立面改造,居民们纷纷对全新环境表示满意。

而东栅街道化东社区的“开门一件事”则是打造服务困难群众的“幸福来敲门”零距离为民服务模式。

该社区有在册低保户、特困户、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共计25户。化东社区党委结合实际,按照每位班子成员带头结对5户困难户,党员志愿者就近一对一结对困难户,每周开展入户走访,及时掌握困难户需求。社区组建起“社工党员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共建单位工作人员微网格长楼道长”的服务团队,为这些家庭免费提供多种个性化的志愿服务。社区还以“幸福来敲门”为创投项目,获得项目资金3万元,为零距离精准服务居民赢得了资金基础保障。目前,“幸福来敲门”项目已经为6户困难户完成了他们最需要的一件事。

编外“工会”

让企业职工感受“家的温暖”

南湖街道民北社区在经历了部分房屋征收拆迁以后,出现了特殊的情况:一方面居住居民人数减少,另一方面辖区内有余家企业、余家店面,现在大量企业员工以新居民为主,工作忙碌没有时间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小事”,对社区服务有很强烈的需求。同时,社区原有的便民服务志愿者队伍平均年龄已经达到75岁,亟待“新鲜血液”来为便民服务提供相对年轻的力量。

为此,民北社区党委班子将“社企直通车——推动社区企业服务双互动”作为社区“开门一件事”,提出了“为谁服务”“服务什么”“谁来服务”“如何互动”四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出针对性做法,个个击破,努力打造一个编外“工会”。

首先,该社区依托多年网格服务的经验,把企业分成11个微网格,建立社区党委联系企业制度,由社区干部、网格员联系企业,深入收集员工具体需求。根据这些收集到的实际需求,结合社区资源,列出“月度服务清单”,并深入挖掘社区内部力量,建立“1N”服务团队,成立周末课堂、电瓶车维修、小家电修理、配钥匙、理发等小分队,认领服务事项。最后,每月安排一些社区居民和企业职工共同参与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把安全生产、文明创建、交通安全等知识贯穿融合,既让职工融入社区大家庭,也逐步吸引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

今后,民北社区还将实现“周周有走访、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创新”,让社区成为辖区企业员工的“娘家人”,逐步帮助职工解决子女帮带、生活服务、文化需求等各种问题,通过吸收更多志愿者实现团队年轻化、社区更有爱的目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