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座桥,一份思念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曹志琪

年2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随嘉兴孔子学堂的几位师友一起参观游玩了嘉兴芦席汇历史街区,包括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鉏家桥、端平桥、分水墩等地方,梅花掩映下的古运河畔,暖风习习,小桥流水,白墙灰瓦,春光里,呈现一幅诗画江南的美景。

当我踏上鉏家桥老桥,望着桥下静静的河水时,突然想起了十多年前一个又一个夜晚,我一个人伫立桥头的情景,斯人已故,古桥依旧,河水潺潺,思念不断......。

年,父亲医院住院治疗,得知父亲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心情非常沉重。医院陪伴父亲,和他聊聊天。因为诊断是晚期,无药可医,每天就是挂点滴、止痛。那个时候是骗父亲说是胆囊发炎要住院手术,可是一直没有手术的父亲有点怀疑,他要出院我又不同意,所以父亲脾气很大,经常朝护士发火,我除了赔礼道歉,就是劝说安慰父亲。

每次陪伴不到一个小时,父亲就会赶我回家,他说他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总是说我工作忙晚上要早点休息,拗不过他,帮父亲洗漱完毕后我就离开。我知道父亲其实也想我多陪伴一会儿,可倔强的他会一次次催我回去。曾有邻床的病友悄悄告诉我,我离开后父亲多次暗自落泪。医院里转一圈,等父亲睡着了,我再溜进病房去陪会他,安静地守着他,只想多陪伴他一段时光。

医院后,我并不想马上回家,日渐消瘦的父亲,尽管常常病痛睡不着觉,但他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过一句疼的话。因为心里非常难受,我常常一个人在街头瞎逛,很多次我沿着环城北路往东,跨过秀州桥,再沿秀州路一直往北,路过右侧的香橼浜,左侧的菜场和停车场,然后来到鉏家桥上,一个人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的河水发呆。

当时鉏家滩一带较为冷清,路灯昏暗,行人稀少。我站在鉏家桥上,靠着桥中间的灯杆,往南望去,正好可以看到“医院”霓虹字牌,胸口会感觉到一阵阵的疼痛,多么希望医生可以把父亲的病治愈好,我可以开开心心的把父亲接回家,可是想到上海专家医生说的那句“没办法,只有让他减少点痛苦”的话时,忍不住眼泪滴落下来。

老鉏家桥位于解放街道光明街上年新建的“鉏家桥”的西南角,秀州北路(老名“鱼行街”)、老鉏家桥、新鉏家桥和香橼浜路形成十字交汇,停车线是秀州北路和光明街的分界线,新鉏家桥往北是光明街。那个时候,我也会沿着光明街往北走,左侧路过端平桥,右侧路过双魁巷,光明街两旁幽暗的路灯,道路狭窄不平,偶尔有汽车驶过,把我的影子拉得瘦长瘦长,又突然消失,露灯把我孤零零的扔在路边。

沿光明街往北下穿东升路,就到了文生修道院,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年)兴建的供天主教神职人员进修的“法兰西嘉兴文生修道院”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在西洋教史上名噪一时,而此时已是败落不堪,我从门口往里望去,黑漆漆阴森可怕。病急乱投医,此时的我真的希望耶稣基督能伸手帮助我,我面向修道院,默默祈祷着,尽管里面只剩下空荡荡的建筑和茂盛的树林。

明媚的阳光下,我第一次细细地观察这座建于民国22年()的老鉏家桥。桥身东西横跨于鉏家滩,是一座水泥和石块结合的桥,全长15.23米,宽3.9米,桥面距水面为3米,东西桥墩用石块砌筑,桥梁和桥面为水泥浇筑,设有水泥护栏,桥面中间护栏上立有两根水泥灯柱,造型简洁,风格别致,成为嘉兴民国桥梁的唯一遗存。

站在桥上,桥下曾经是民国时期跨越湍急的鉏家滩河道,如今已经变成一条平静的小河道,似乎在缓缓的和你诉说着历史过往。面对芦席汇景区内一座座古老的石桥,忍不住让你停下脚步,轻轻地抚摸那些满带沧桑的石块,仔细端详桥上凿刻的桥名,走下桥基,寻找反映建桥历史、概况和追求的对联,好象和一位老人在默默地对话。

跨过鉏家桥,桥西堍是新建造的玉膳房,转角,沿着古运河往南走,远远地看到大运河上隋代修建的分水墩,把河水分成两个支流。古运河南下进入嘉兴城的第一座桥梁端平桥,在分水墩的北边,河水从端平桥下急急涌入,在分水墩的地方有三流汇集,通过分水墩调节运河的水势,减少对城市造成水患,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建造的能力。

一个分水墩将古运河水分成两个支流,各自流淌,滋养着禾城大地,也许在某条不知名的小河里,它们可以再次汇聚相守。而我与父亲却已阴阳两隔,自此再也不能陪伴着他,再也看不到他的音容笑貌,再也不能当面叫一声“爸爸”。

古老的鉏家桥曾经陪伴了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夜晚,如今重踏古桥,桥依旧,人不在,抬头又望见了“医院”的霓虹字牌,愿父亲和母亲在天堂没有病患疼痛,愿每户人家都能健康平安,和谐团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