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洪英,30年如一日坚守在政法一线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凌宇伦通讯员秀平


  资料图片由秀洲区委政法委提供


  


  一身黑色西装,脚步急促。干练、果敢、气场十足,这是记者在见到刘洪英时的第一感觉。


  对于政法工作,刘洪英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从年开始从事政法工作,到今年已经有30个年头了。”务实,这是对刘洪英近30年政法工作最朴素也是最准确的评价。


  30年来,刘洪英深入基层,宣传平安建设,跑遍了辖区的角角落落,无论是纠纷调解还是社区治理,她始终冲在前面。平安建设、扫黑除恶、执法监督、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内容不断在变,但刘洪英对待工作的态度始终如一。“政法工作关系社会稳定,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任何细节都要研究深、研究透,不能出半点差错。”刘洪英说。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在刘洪英的推动下,秀洲创新设立“平安秀洲日”。每月25日,秀洲组织全区机关干部、群众开展平安大走访、大巡防等活动,营造了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


  年9月,她退出领导岗位,但依然站在政法工作的一线,并在年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她也是嘉兴全市唯一入选的个人。


  


  抗击疫情,她是尽心竭力的“冲锋员”


  


  “平安建设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在家和在单位都一样。”5月20日上午,刚从集中隔离点回来的刘洪英正在整理秀洲5月平安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从5月1日到17日,她都在集中隔离点进行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她从隔离点回来的第3天。


  “好的,我立刻出发!”5月1日劳动节当天晚上6时,刘洪英接到紧急通知,秀洲区的某集中隔离点要接收名隔离人员,需要她立刻动身前往,担任隔离点行政点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电话打来时,刘洪英因为身体有些不舒服正在休息,但接到通知后,她立刻开始整理行李,出发前往隔离点,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一到隔离点,刘洪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立刻进行分组分工,明确各组工作任务,确保工作人员及时到岗到位,引导隔离人员有序进入房间,一直忙到5月2日凌晨5时,她才吃上一口饭。“我饿一点不重要,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才是重中之重。”刘洪英说。


  作为隔离点的行政点长,刘洪英对自己的要求近乎严苛,“我每天都会问自己,他们还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再做些什么。”隔离期间,有人员身体不适,刘洪英就及时跟酒店食堂沟通,专门提供稀饭等清淡的饮食;有人员术后16天,伤口需要拆线,隔离点就联系附近卫生院送来拆线包,由隔离点里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其拆线;为了保证充足营养,隔离点在原有餐食基础上,又统一在早餐中增加了牛奶;上课网络出现问题,马上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故障排除……隔离点不断会有突发情况出现,无数次在睡梦中被手机铃声叫醒,但刘洪英毫无怨言,每一次都第一时间处理问题,直到解决。


  “这次的隔离人员大部分都是学生,除了做好正常的隔离工作,确保网课网络畅通外,也要做好学习资料的整理发放,保障网课顺利进行。”刘洪英说。第一波学习资料送来时,距离晚餐发放只有半小时,为了赶在晚餐时把资料发放好,四五名轮岗休息的工作人员放弃了休息时间,紧急投入整理分发工作。为了不把资料搞混,大家明确分工,有人标号,有人报名单,还有人核对,每位师生的资料袋上都写好房间号,共分发网课资料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隔离时间已满的人员开始分批离开,5月15日上午,第二批师生和家长解除隔离,踏上返家的路,还给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留下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封图文并茂的感谢信。


  “不是很清楚你们的模样,但永远会记住你们的身影,白色防护服里面善良的你们,愿你们平安、健康、幸福!”这封信是一名叫瑶瑶的学生送的,信中,她还记得刚来隔离点时恐慌、焦虑、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的心情,在隔离点“大白”的照顾下,她的心情一天天安稳下来。


  收到这封信,刘洪英连日高强度工作的疲惫仿佛一下子烟消云散,“孩子们的肯定,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回报。”


  


  扫黑除恶,她是英姿飒爽的“铁娘子”


  


  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位没有架子的领导;在朋友口中,她是一位温柔耐心的“知心大姐姐”;但在扫黑除恶工作中,她是英姿飒爽的“铁娘子”。


  为了做好扫黑除恶工作,刘洪英牵头协调建立领导小组和5个专项工作组,研究制定各个阶段的工作方案、制度机制,定期编印专报,全程负责异常情况的收集、呈批和流转交办等,协调做好扫黑除恶专项督导、回头看及整改工作,定期召开协调会,切实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联络,全力抓好各个阶段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扫黑除恶能不能落到实处,做这项工作的人很关键。”刘洪英说,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她制定了一个标准: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遵守宪法等法律法规,以身边反面典型为戒,不干涉执法办案,不为他人说情,不做黑恶势力保护伞,自觉以法律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红线,坚守底线不越线。


  在扫黑除恶期间,刘洪英的同事这样评价她:“她工作起来就是忘我的状态,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像是变了一个人。”面对这样的评价,刘洪英说:“参与过、了解过,才能知道扫黑除恶的重要性,所以我必须要用最强硬的态度,去开展这项工作。”


  年,秀洲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常态化,刘洪英协调工作组及时部署落实常态化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保持对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让依法严厉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成为常态。


  在刘洪英的协调统筹下,秀洲区出台《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的实施方案》,持续健全基层治理、办案协作、专案经营、深挖彻查等机制,定期组织会商,秀洲区的交办线索按期办结率和“三书一函”整改落实率均达到%。


  “扫黑除恶是一项长期的、不能有一丝松懈的工作,黑恶势力一有苗头就要立刻掐灭,不给他们任何发展壮大的机会。”刘洪英说。为此,她针对平安综治的突出问题,牵头组织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专项整治;协调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率先开发建设视频图像信息共享总平台,相关经验在全省现场会上予以推广。


  “平安建设工作很多都是相通的,做一项工作时,往往能够和其他工作相联系,所以要做到举一反三,形成一个平安建设工作的闭环。”刘洪英说。


  


  为民服务,她是足智多谋的“智多星”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是刘洪英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平安建设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如果连他们到底想要什么都不知道,那还怎么做工作。”正是这样的工作原则,让刘洪英在工作中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为了让群众反映诉求和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刘洪英深入思考,着力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年,刘洪英发现不少村(社区)的网格员都是村(社区)干部兼任,由于日常工作和网格员工作难以找到平衡,不能很好地发挥网格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计划应运而生。“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专职网格员队伍的建成才能让网格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刘洪英说。


  在网格划分过程中,刘洪英发现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基层到底有多少名网格员、多少经费保障,一直没有一个准确规范的统计数据。为摸清全区网格资源底数,刘洪英联合区综治办先后6次召开网格工作会议、走访相关部门40余家,就部门条线的网格工作人员、涉及网格经费、网格工作任务等进行了排摸和梳理汇总。


  “人数和所需经费一定要准确,这是专职网格员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刘洪英说。确定了人数和经费,她开始着手建立专职网格员标准化制装和全科化培训工作机制。网格员统一配备“平安通”手机、统一佩戴工作证、统一穿着专职网格员马甲、统一配发网格工作日志等“四件套”,建立专职网格员培训专家库,按照“一部门一课程”的要求,以镇(街道)为单位,组织集中轮训,这一系列措施将网格员的专业性进一步提高。


  年,秀洲区通过网格化管理上报的各类事件信息共件,办结件,办结率达99.82%。“群众的困难能够找得到人,能够有解决的途径,说明我的工作是成功的。”刘洪英说。


  在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完成后,刘洪英又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通过整合网格员力量,积极配合协调做好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和加强新居民管理多元治理工程,率先完成镇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在王店蚂桥集镇、油车港马厍集镇创新设立两个镇综治分中心,实现村(社区)综治工作站示范化建设全覆盖。


  “问题总是不断在变,我们的工作方法也不能停步不前。”刘洪英说。年,秀洲全面吹响数字化改革的号角,刘洪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组织研发了一套以“红、黄、绿”三色为载体的平安村(社区)创建分析评价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时更新,动态掌握平安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为基层提高群众安全感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指导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实在秀洲政法战线,还有千千万万个“刘洪英”,他们打击犯罪,正气凛然、英勇果敢,拥有“最美胆识”;他们维护稳定,举旗亮剑、冲锋在前,彰显“最美担当”;他们一心为民,恪尽职守、定纷止争,诠释“最美坚守”……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秀洲区平安建设不断突破,硕果累累,近年来秀洲区平安考核成绩一直位列前茅,并在年获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年,秀洲区实现省级平安建设“十七连冠”,继续保持全市最长平安区(县、市)纪录,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力有效维护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