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把好新冠救治第一关,一起去看基层医务 [复制链接]

1#

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上海优化分级诊疗救治体系,社区发热诊疗持续扩容增能,推动新冠重症感染者在社区层面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分流”。作为新冠救治“第一道关口”,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现状如何?跟小虹去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一看吧!

理性治疗,科学用药

上午8点半,在虹关路1号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内,预检区的护士身穿大白,正在为患者测温登记,往里是诊疗区、留观区。

今天的当班医生名叫宋华,医院工作了20多年,经验丰富。

“阿姨,你发热几天了?咳嗽吗?胸闷吗?”测血氧饱和度,量血压,初步检查后,宋华为患者开具了抽血检查单。

“为什么不直接给我开点抗生素呢?”面对患者的疑问,宋华耐心解释道:“阿姨,新冠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不能乱用的。如果验血结果确实有炎症,才需要用抗生素,否则是药三分毒,对你的身体也没有好处啊,是不是?”

宋华告诉记者,经常有老年患者治病心切,上来就要抗生素,也有不少患者要求开辉瑞的新冠“特效药”。但按照药物使用规范,辉瑞的新冠治疗药物是给发病5天以内的轻型或普通型高危患者使用的,一般是65岁以上有基础病的老人,我们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对此,中心副主任陈翔解释道,根据上级统筹调配情况,中心配备了辉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辉瑞的药物在新冠感染早期,可以预防轻型和普通型转化为重症。“我们会尽可能留给感染5天以内的轻型高危患者,减少他们的重症风险。而感染时间长、症状严重的患者,我医院治疗。”

延时服务,全员轮岗

发热哨点的开放时间是每天8:00-11:00,13:30-16:30,17:30-20:00,但实际上往往会延时。宋华送走上午最后一位患者,已将近11:30,穿着防护服没空喝水,宋华早已口干舌燥。“习惯了,就算在普通门诊也没空喝水,何况穿着大白呢。”脱去大白服,消毒,匆匆扒几口午饭,穿上大白服,13:30宋华回到发热哨点,门口已经有患者在等候。

嘉兴路街道辖区范围内,除了虹关路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1个胡家木桥路分中心以及四平路、天宝路2个卫生服务站,覆盖7万多社区常住人口。胡家木桥路分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8:00-11:00,13:30-16:30,周六周日8:00-11:00;四平路、天宝路两个卫生服务站点也接诊新冠患者,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8:00-11:00,13:30-16:00。

陈翔说,之前高峰期,最多的时候,哨点诊室接诊量达到多人。为保证医务人员上岗率,全部中心和站点共六、七十名医务人员全员轮班,参与哨点诊室工作。现在就诊人数有所回落,每天也有近人,好在我们的医务人员基本上都已经返岗上班。

“好好休息,避免劳累。”这是孙思佳医生对“阳康”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自己却在感染7天后回到门诊岗位,她的丈夫也是医务人员,也是第一时间返岗,家里2岁半的双胞胎由刚刚“阳康”的外公外婆照顾。“小朋友高烧40度,温度正常后一直有点腹泻,我上班以后就用中午休息时间问问情况,手机远程遥控用药什么的。”

优化流程,扩容资源

“医院开点降压药,春节假期就不来了。”最近,有这样想法的居民不在少数。陈翔说,无论是发热哨点,还是普通门诊,这段时间都是高峰。“冬季是流感、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还有一些慢性病老人喜欢在过年前备药,再加上近期激增的新冠感染者,都造成就诊人数剧增。

为切实服务好居民,减少就诊等待时间,中心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分流:对于感染新冠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引导到发热哨点就诊;对基础病、慢性病患者来就诊配药的,就到普通门诊。中心还专门开设发热哨点收费、取药专用窗口,优化就诊流程,减少交叉感染。

医院的输液、吸氧压力,中心挖掘资源,扩容补液区域,原二楼输液室的补液位由原先的20个增至32个。发热哨点诊室门口一侧增设吸氧区,内有血氧仪、吸氧机、输液架等设备,居民可以输液、吸氧同时进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下午1点半的输液室门口,已是人头济济。正在排队的梁阿姨带家里老人来输液,今天是第二天。“昨天等了半小时,医院少,离家里也近,方便多了。”

“除了普通人群,中心对社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给予了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