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好 http://www.zherpaint.com/m/文
竹里人
胥山,在江浙两省历史上一共有三座。手机百度“胥山”显示:
其一,是在今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岸胥口之南。《史记·伍子胥列传》“乃自刭死,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苏州胥山又名庙诸山、仆射山。年4月8日,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嘉兴胥山,我专程带队赴苏州学习考察,到了胥口镇和位于市区的苏州伍子胥研究会。可惜的是位于胥口镇的胥山,现在更名清明山了。
其二,是在今杭州市城内吴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吴山﹐春秋时为吴南界故名。或曰以子胥名﹐讹伍为吴也。亦名胥山。”但现杭州吴山名声大过了胥山。
其三,是在嘉兴东二十六里的胥山村。嘉兴胥山本名张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三·嘉兴府》:“胥山﹐本名张山。相传吴使子胥伐越﹐经营于此﹐因改今名。”
《元丰九域志》卷5:秀州嘉兴县“有胥山”。
《舆地纪胜》卷3:胥山“在嘉兴县东南,昔子胥经营于此,故名”。因此,嘉兴胥山是最名副其实的胥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嘉兴胥山,作为嘉禾平原上唯一的山丘,乡里人又称其为“史山”。胥山比邻嘉善,高约50米,山地不过百亩。旧有伍子胥的墓、祠、磨剑石,凝望水溪的石龟,嘉兴陈氏读书于此的胥山草堂,陆氏墓园……这都是历代方志上屡被记载的。
胥山虽不雄奇,却玲珑精致。先有伍子胥胥山练兵传说,试想伍子胥当年登高一挥,万千将士齐声呼应,是何等的壮观。
再有元代大画家吴镇吴仲圭作《嘉禾八景图》,第七景便是“胥山松涛”图;另一位大画家、清末海上画派的先驱之一蒲华蒲作英,别号“胥山野史”,他在33岁那年正月,曾独自一人踏雪上胥山探梅,作有“瑶天雪影照琼姿,珍重山村看几枝”的诗句。
松林涛声、雪里梅花的胥山,简直就是一幅画了。年初,考古学家张凤到胥山考古,发现吴越春秋时期的陶器数件,并发现镌刻“山海”两字的宋元古砖。胥山素以风貌清幽,文物古老,传说动人而受历代文人墨客宠爱,实属嘉禾名胜之独特物产。
然而,正如桃花源一般的胥山,到了五、六十年代却两度惨遭厄运。
第一次是年“大炼钢铁”。由于炼钢须以铁矿石为原料。因此,开山采石便成为民众狂热追逐的一致行动。而作为嘉禾境内唯一的山丘,胥山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据步云知名耆老张镇芳回忆,年开挖胥山的庞大队伍是当地的贫协会主席李瑞明带头,他们抱着“人定胜天”的勃勃雄心,先是成片砍伐山上的树木,大拆山间庙宇,使方圆不足一里的胥山,顷刻间变为一座“裸山”。
然后,在山脚下到处支起大大小小的高炉。热火朝天地展开以石炼钢运动。对这支挖山采石队伍的狂热冒进行动,张镇芳当年曾力排众议,挺身劝阻。他一面以“胥山是浓缩嘉兴乃至浙北厚重历史文脉的精灵”向众人晓以大义,一面又科学分析胥山石料中的含铁量极少的事实,试图挽救胥山迅速被挖空的厄运。幸而这支队伍炼了一多月仍然徒劳无功,原先“势要挖到胥山铁矿石”的豪言壮语也不攻自破。再加上张镇芳等老一辈耆老的极力斡旋,终于使胥山躲过了大炼钢铁时代的劫难。
到了六十年代末,胥山终究还是难逃被轰炸开挖的命运。当时,嘉兴地区正值深入开展“农业学大赛”的群众运动,遵照毛主席“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的教导,大桥公社担起了建设本县大河大荡块石护岸工程的重任。由于当时水利建设的总方针必须坚持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因此,要解决平原地区块石护岸工程中的缺石问题,自然只能从嘉兴本地唯一的胥山下手。
年11月13日,胥山采石工作正式动工。据张镇芳回忆当时的开挖场景:只见山上红旗招展,随风飘扬,旗帜上写着“愚公移山”、“争做当代新愚公”、“战无不胜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等豪言壮语,山下人群涌动,喊声连连,不时还传出嘹亮的歌声。一时间,小小的胥山,被开山的炸药炸得面目全非。
不到两年时间的开挖,胥山便采石2万多方,不仅使嘉兴北部块石护岸的缺石问题暂时获得解决,而且还满足了当地农民建房用石需要。同时,采石积累的资金,为大桥公社办起了轧钢厂,这是大桥公社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办企业的发展。
曾担任采石场领导工作的茆振华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载了自己开挖胥山的设想和胥山的最终命运:开山前,我曾带领一班人马先行踏勘。站在山顶上,我曾说过,“胥山啊!胥山,你今天是山,明天要变成潭,潭里要养鱼。”身边农民笑我在说胡话。
两年后真的变成现实,潭是很深很大,可惜不能养鱼。因为后来潭边建有镀锌厂,流入一池的污水,气味难闻。三年后,大桥公社在此地办石料厂,费时十年,挖山不止,使胥山最终变成了一个长米,宽60米的巨大深潭。
作为嘉禾境内一处珍贵的自然与人文地理孑遗,胥山的面貌随着开挖工程的深入而惨遭破坏殆尽,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直到现在每每说起被挖的胥山,嘉兴人的心中都有一丝丝隐隐的痛。
其实我对胥山最初的认知,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我在新丰中学读高中,马学强、石建军、祖美娟、徐玉根等几个同学来自大桥。特别记得现为上海社科院博士生导师的马学强就是胥山脚下的胥山小学走出来的。那时候聊起过胥山,也听说了开山,有一种神往,也有一点可惜。但由于当时交通的不便,想去而一直没去“朝圣”。
一晃30多年过去了,到了年,由于嘉兴科技城体制调整,和大桥镇合署办公,组织上决定我到嘉兴科技城管委会任副主任,同时兼任大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主政大桥镇事务。我突然想大桥的胥山,一下子变得近在眼前了。
记得那年12月16日,组织上把我送到大桥镇,一番见面交接之后,当天下午我便兴冲冲驱车赶往胥山,一睹胥山真面目。可是我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的胥山。坑里是积蓄了几十年的电镀废水,深绿色的水面上漂浮着各种白色垃圾,不时传来难闻的气味,岸边是堆成山的垃圾和比人还高的野草,真是一片荒野。
望着眼前的景象,我脑海里思绪万千,底蕴如此深厚的胥山,在历经两次劫难之后,我们的后人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原来的姣姣名山变成如今的垃圾堆场,污水横流,真是不堪入目啊。如何变废为宝,深挖胥山历史文化底蕴和环境再造,打造生态绿色美丽的胥山,便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主政大桥的第一件急迫的大事。
年初,大桥镇党委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开始有序组织实施“胥山遗址公园”的规划和筹建工作。此时的胥山与历史编简上的记载和名家笔下的描绘,已判若两地。但是山体不复,灵气犹存。残存的山麓,苍翠的水丛,依然会能让人浮想联翩,“胥山访古,剑试一石”的传世佳话宛若眼前。
针对作为自然景观的胥山,我们本着“尊重历史,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彰显内涵,统筹兼顾,注重实效”的原则,以赓续历史文脉、再现胥山风情为理念,规划胥山遗址公园的建设。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较好地处理和把握好天然地质地貌与人工复制景观的关系,历史遗址保护与历史精神传承的关系,测量标志保护与遗址古迹修复的关系。
以年开挖胥山也是历史的事实,充分尊重历史,本着保护历史文脉和传承子胥精神,对胥山开挖后的遗存进行保护性规划和建设,保存仅有的残山,注入江南水乡的灵气,以山为体,以水为魂,以生态绿色为主线,打造山野水乡江南村落,体现胥山“无山胜有山”的效果。
胥山遗址公园分为两期保护利用和开发建设。先后规划了胥山遗址纪念区、文化主题村落群、吴越风情湿地、生态农耕展示区四大区域,设有博物展览、影视文创、文化演出、休闲互动、农业观光五大旅游产品。
根据规划,一期为形象展示,主要内容为主入口景观、伍子胥广场、民俗村落群建设和吴越风情湿地打造,二期为胥山遗址、生态农耕两个主景区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悉心打造,胥山一期基本建成,已经形成了胥山牌楼广场、民宿文化村落、胥山遗址景墙、子胥磨剑石、龙舟码头、松涛阁、胥山草堂等20多个景点。
之后,我们用真心和真情打动了原全国作协副主席黄亚洲先生,在被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嘉兴,我们把黄亚洲影视文化园永久落户在了胥山,成为胥山的又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如今,我们漫步在“胥山文化广场”,可以看到在宽阔的广场上,利用特色牌楼、浮雕背景墙增强了标志性,江南风格景墙和吴越特色铺装的结合,为整个广场细节上更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江南水乡风格。
沿着村道一路往东北走,沿途可以看到“吴越清泉”、“松涛阁”、“胥山草堂”、“曲桥流水”、“拥涛亭”等。其中松涛阁,以元代书画家吴镇画作复制品展陈为主,在提升整体陈列的文化品位的同时,有一定的文化交流功能。
另一侧的胥山草堂,主要展陈以“胥山野史”自称的清末海上画派蒲华的部分复制画作为主。蒲华与虚谷、吴昌硕、作伯年合称“海派四杰”,近现代中国画宗师黄宾虹称其为“海派第一人”,这位生前誉满海上的大家,今年是他周年诞辰,9月20日,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嘉兴市文史研究馆和嘉兴市蒲华美术馆在胥山承办了纪念蒲华诞辰周年——蒲华书画艺术研讨会。
吴镇和蒲华是嘉兴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画坛的两座高峰,胥山已然成为嘉兴书画爱好者的喜爱之地。
再往前走,便是二期要重点打造的胥山民俗民宿风情街,黑瓦白墙,石板小路,错落有致,颇具江南民居风貌,也将是胥山未来旅游的商业街,以民俗小吃、端午文化研学活动、特色民宿等展开互动,将“旅居融合乡俗,乡俗传承历史”的端午民俗村呈现得惟妙惟肖。
胥山遗址公园,作为历史的重塑,通过追溯历史文化,改造村貌庭院,打造公共空间,结合历史遗迹、建立景观节点,并融合胥山村文化村落群、风情湿地、生态农耕等风俗,打造独一无二的胥山美丽乡村。如今,胥山被评为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斗转星移,沧海变迁。虽然胥山已无山,而它承载过的历史文化,见证过的人文传说,便从未有一丝消散。正所谓:根犹在,魂尚存。
但愿如今的胥山能够“苦中作乐”,给人以残缺的美,维纳斯之美。
愿胥山永远是:
白墙瓦黛江南色,
绿水碧波花烂漫,
幽亭竹苑闲听雨,
回抱山池坐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