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故事,也记录下他的日常。
参加交管工作11年,为交通安全而忙碌,守护和服务着过往群众。他曾“一鸣惊人”,而更多的是爱“嘉”的脉脉温情。
他是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区分局交警大队王江泾中队中队长朱鸣雷。
1月31日,除夕夜,朱鸣雷从一场单车事故中觉察出异常,接连救下7名一氧化碳中毒的群众。一时之间“一鸣惊人”。对此,他却不以为意:“救人是举手之劳,也是职责所在,守护每一条路的平安通畅,让每一位过路者感到舒心,就是我们交警的职责。”
在守护群众的路上他一直冲在一线
“站半个小时,全湿透了!”趁着中午卡点换班的时间,朱鸣雷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
2月14日开始,嘉兴各地陆续暴发疫情。朱鸣雷所在的王江泾交警中队负责高速卡点和省际卡点两个点位的防疫工作,这里原本的车流量就很大,随着疫情形势逐渐紧迫,卡点的任务也比往常更重。在这场比速度、拼持久的战“疫”中,身为中队长的朱鸣雷始终冲在最前线。
4月3日下午2点多,一辆满载着新鲜蔬果的货车开下高速公路口。
经核查,驾驶车辆的女子无法出示有效通行证件,按照防疫要求,不能下高速公路。这一车蔬果经不起耽搁,女子急得当场哭了出来。正在另一个卡口疏导车流的朱鸣雷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并帮她想办法。
“你联系收货的老板,让他派车来接货,先不要急,在边上等一等。”
朱鸣雷帮女子找地方停稳车,又帮她向老板说明了情况,很快接货的车就赶到了,女子擦干了眼泪,向朱鸣雷道谢。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抗击疫情、面对危难的关键时刻,朱鸣雷每一次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在守护群众的平常时间,他的身影也从不缺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换得群众安心。
前段时间,程先生专程到中队找朱鸣雷。但因为朱鸣雷一直在高速防疫卡点执勤,两人没能碰上面,程先生只能把感谢的话托人转达,并把准备好的锦旗留在中队。
事情还要从去年10月底说起,当时程先生驾驶电动车不慎被凹陷窨井盖绊倒,导致车辆受损,人也受了伤。接到报警后,朱鸣雷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完这起交通事故后,朱鸣雷了解到程先生初来秀洲务工,身边也没有亲友。他主动伸出援手,帮人生地不熟的程先生和单位、保险公司、施工方沟通,协商赔偿事宜。经过长时间的耐心调解,终于让程先生拿到医药费、误工费,权益得到维护。
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的声音是我们最好的镜子”
年,朱鸣雷从部队退役之后考入浙江警察学院,成为一名警察。一路走来,不论何种身份,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关乎群众幸福平安的大小事都放在心上。
王江泾交警中队的辖区内有一个工业园区,里面有几十家企业,每天来往的私家车、货车数不胜数。“上下班的时候,十字路口就开始堵了,下午5点下班可能要堵上半个小时,实在太郁闷了!”企业的员工们表示很无奈。
朱鸣雷发现拥堵现象要到每天晚上将近7点才会有所缓解,给企业员工和路过群众带来很大困扰,他马上上门与各家企业商量解决办法,之后就在日常执勤的基础上,安排“人工控灯”,适时延长绿灯时间。“现在出门就能拐上主路,一点时间也没耽误。”路通畅了,来往的群众都露出了笑脸。
一条路安不安全、通不通畅,群众说了算。为了及时倾听意见建议,中队的电话和朱鸣雷的个人电话都成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这里的隔离带有缺口,不安全!”“这里的监控灯有点刺眼,影响驾驶。”不论事情大小,朱鸣雷都牢牢记在心上,第一时间前往实地走访查看,迅速整改落实到位。“群众的声音就是我们最好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及时查漏补缺。”朱鸣雷说。
“贴心”“高效”“负责”……这些都是群众对朱鸣雷的描述。但在他看来,任何的赞誉都比不上群众的平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