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杭徽
到年上市公司达到家,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
日前,嘉兴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暨“上市”推进会,喊响这个“百”“万”上市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对嘉兴企业家来说并不陌生,去年3月,嘉兴启动全市企业“上市”专项行动。
这是一个怎样的目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范围内,仅有杭州、宁波的上市公司过百,全国范围内,也仅有10个城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破百。
一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无疑是观察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更反映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含金量。今年以来,历经48起疫情考验,嘉兴仍新增上市公司7家,新增辅导企业11家,新增报会企业5家,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从“上市”的“小目标”,我们试图解读出嘉兴的壮志雄心:面对超出预期的疫情“倒春寒”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咬定“百”“万”上市目标不松口,嘉兴底气何来?路径何在?又意欲何为?
从一条曲线
看嘉兴的底气与勇气
拥有“+”上市公司,绝非易事。全国资本市场的“宠儿”,往往集中在一些重点城市。
在省内,截至今年5月底,杭州、宁波、绍兴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分别为到家、家、81家,分列前三位。“双雄”之间的倍差,与第三位之间的级差,鸿沟清晰可见。
再看全国。截至年底,A股市场一共拥有上市公司家,数量位居前十的城市上市公司总量,就占了全国的45%左右。而前十城市虽都超过家,但北京、上海、深圳一骑绝尘,A股上市公司数量分别达到家、家和家,远高于其他城市。
如果说只有不断奔跑,才能更靠近梦想。那只有跑出加速度,才能创造奇迹。25年的资本市场弄潮,眼下的嘉兴企业上市,正奔跑出一条加速曲线。
以嘉兴77家上市公司中的56家A股上市公司为例,年前上市的公司数量仅有11家企业,但年至年的五年间就新增达到了12家企业,年至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再度扩大,达到了15家企业。而年以来,不到2年半时间,嘉兴已新增A股上市公司18家。
6月9日,浙江荣亿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云”上市。他成为年尚未过半,嘉兴第7家新增上市公司。也成为年被誉为“嘉兴第一股”的钱江生化在上交所上市后,嘉兴诞生的第77家上市公司。
5年倍增,实现“百”“万”上市目标,也有迹可循。年,宁波A股上市公司突破家,总市值超过1.2万亿元。相较年底的50家A股上市公司、亿元市值的规模体量,资本市场“宁波板块”5年增长近一倍,跑出了令人瞩目的“宁波加速度”。
实现“百”“万”上市目标,更有同行者相伴。截至今年5月,广东东莞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70家,年,该市亦推出《鲲鹏计划》以及配套奖励政策,设定到年,力争全市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较年翻一番,数量超过8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突破家。
从三个维度
看嘉兴的目标和路径
拥有“+”上市公司,绝非空想。嘉兴至少在三个维度,拥有得天独厚、厚积薄发的优势。
看高度。全国10城上市公司数量破百,长三角占6席。地处资本集聚的高地,嘉兴近几年坚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积极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长极,奋力实现在长三角核心区的战略崛起,特别是乘着喜迎建党百年的东风,嘉兴越来越稳健地站在了舞台中央、走进了世界的聚光灯下。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总是流向最有潜力和机会的市场。早在年,嘉兴存贷款余额就双双突破万亿,成为省内第3个、全国第9个进入“贷款万亿俱乐部”的地级市。资本之水的涌入,正成为激荡嘉兴高质量发展的“大江大河”。
看厚度。年,嘉兴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3万亿元,增加值达到.48亿元,均居全省第三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4亿元,居浙江第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67.7%、41.4%、19.8%和18.1%,分别列浙江第3、第2、第2和第1。
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上市企业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养分。据统计,在目前嘉兴77家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9成。嘉兴56家A股上市公司,近八成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比如华友钴业的钴产量全球第一,兄弟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K3供应商,桐昆股份是世界涤纶长丝产业龙头,合盛硅业的工业硅全球第一、有机硅全国第一。
看“新”度。“新”度即指科技创新的成度。年,嘉兴科技创新主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达3.33%,创历史新高,列全省第2位。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和核心要素。年,嘉兴新引进大学生12万人、硕博人才多人。近三年新引进大学生超过31万人,并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
资本市场的偏好就是喜“新”——科技创新企业。6月8日,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它成为南湖高新区上市的第5家人才企业。而除了已上市企业,南湖高新区目前还拥有上市储备库人才企业11家,形成了多层次上市梯队,人才企业纷纷争当资本市场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帮助企业叩开资本之门、敲响上市钟声,助力企业产业经营、资本运作双轮驱动。近年来,嘉兴也在全省率先组织实施“凤凰行动”升级版,组织开展企业“上市”专项行动,推出“3个0万”支持政策,制定出台“七个一批”企业股改上市培育库运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为企业借力资本市场构建最优环境,让企业发展之路越来越宽、越走越稳。
从一组数据
看嘉兴的责任和担当
拥有“+”上市公司,是因为嘉兴对上市企业有着更多的期待和厚望。
面对疫情,嘉兴经济深度承压。数据现实,今年一季度,嘉兴全市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到40.1%。而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嘉兴全市境内上市公司完成资本市场融资.95亿元,居全省第1,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02%和34.07%,分别居全省第1、第2。其中,16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超亿元。
盈亏之间,上市公司“压舱石”的作用变得更加凸显。嘉兴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说,推动“上市”专项行动,从表面看是政府拿出真金白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股改上市,鼓励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以资本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即向资本市场借势借力,破解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使一家上市公司成为一个创新源头,带动一条创新链、催生一条产业链,进而全面增强区域竞争力。
6年前,依托本地上市龙头企业天通控股,海宁作出大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的重大决策,谋划了以“一家上市公司、一个领导小组、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实施意见、一套扶持政策、一个产业基金、一张招商路线图、一所专业学校”为核心的“八个一”培育模式。眼下,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已有规上企业家,落地在建项目27个,年泛半导体产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均接近20%。
数据显示,年,嘉兴上市公司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不到1%的企业,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2.44%,规模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92%,增速居全省第三。其中,合盛硅业、桐昆股份、中国巨石、卫星化学4家上市公司的年度归母净利润排名全省上市公司前十,全市有40家上市公司的年度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上市公司撑起了嘉兴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以“金融活水”助力经济稳进提质。“我们将继续推进金融助企纾困集中攻坚战,争取用天左右时间,实现对全市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走访全覆盖,推动各项政策快享直达。”嘉兴是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将力争全年新增贷款亿元以上,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大力推动“上市”专项行动,以金融政策的“准”和金融服务的“好”,为经济的“稳”和“进”提供强大支撑。
上市公司数量爆发的背后,离不开嘉兴良好的发展环境、包容的城市氛围。拥有“+”上市公司,彰显了嘉兴城市的产业积淀和创新实力。放眼未来,我们已经能想见,在嘉兴这块热土上,企业竞相上市的“续集”,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