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嘉兴中山路拾遗amp2旧时灵光坊即尚
TUhjnbcbe - 2024/6/19 20:32:00
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 https://m.39.net/disease/a_6239962.html

嘉兴中山路西道弄口

贤娼弄苏小小墓

嘉兴中山路工人文化宫马路以南,从前有一条县南街,县南街转东方向交界处有一条石板路,长米,宽3米,原名贤娼弄,后改为自由弄。

旧时,嘉兴苏小小墓的位置就座落在这里(今嘉兴市区建国南路商城西侧)。

苏小小才艺出众,是南齐著名歌妓,史料上记载着她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唐代《吴地志》载:苏小小墓在嘉兴县前(县署前),墓前有碑,刻有“苏小小墓”字样。

元代《至元嘉禾志》记载:“苏小小墓高三丈,墓边有大井,墓上有两株桃树,夜里常有人看见苏小小穿着白衣裳在墓边游荡。”

清代学者朱彝尊在《鸳鸯湖棹歌》中也写到了苏小小墓:苏小墓前秋草平,苏小墓上秋瓜生。同心绾结不知处,日暮野塘空水声。朱彝尊在文中还认为:嘉兴的苏小小墓是苏小小真墓。

民国初,嘉兴陶元镛出资重修苏小小墓,墓地临水,近子城,与前人记载位置相符。据考,江南著名笛王许鸿宾的旧居,原在苏小小墓斜对面。

苏小小墓在20世纪70年代初,因年久失修等原因而消失。

嘉兴太平天国衙馆旧址

一九八四年八月,一位70多岁的姚云珍老太向嘉兴市博物馆反映,她住宅内(市区中山路号)被石灰覆盖的墙身上有几幅以戏剧、花卉为题材的壁画。

她在一份书面回忆中写道:“我出生于年,中山路号是我的出生地。这里的房子是我曾祖父建造。我父亲听我祖父说,长毛(太平军)到嘉兴时,他们全家避难外出,等安定回家,就见到墙上画了许多彩色图画,尤以最后一幢房子最多。”

经文物部门调查,这所房子原有三进五开间,是座北朝南的平房。前厅的北照壁上有太平天国滴水瓦,下有四块方砖,写着“相唐贻泽”四个字(现藏嘉兴市博物馆)。

这次发现的八幅壁画绘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故事和花卉,有“长坂坡救阿斗”、“水淹七军”、“三顾茅庐”、“登台点将”、“草船借箭”和“云纹盘龙”、“香案花卉”、“梅花盆景”。

据南京博物院郭存孝教授考证撰文,认为“姚宅系清道光年间即太平天国革命前所造,这首先为此建筑系太平天国军驻过,壁画为‘长毛’所绘提供了先决条件。

按照太平天国一向有在占领一地后择民间大宅新居居住的习惯,姚宅当系太平天国嘉兴主持荣王廖发寿麾下属官的衙馆。其壁画确系太平天国无名画家所绘的艺术创作历史遗产。”

此屋在年8月中山路拓宽拆除前,曾是街道居委会开办的三八食堂。

集街

中山路自建国路至禾兴路口,旧时称集街,集即市集。

北宋时此地已人口稠密,系当时嘉兴城内繁华的商业街。抗日战争胜利后,集街、天官牌楼、荐桥街、县前街四街合并,宽8米,长米,名中山路,以纪念孙中山先生。

据地方志载,清嘉庆十五年()翻修街面时曾于现在的中山路、少年路口出土砖刻一块,长一尺九寸,宽九寸,两面都有文字。一面楷书四行,中二行书有“人丰翕集,市井骈阗”八字。左一行书有“大宋政和三年癸已岁”,右一行书有“南宋嘉泰元年辛酉岁正月十六用石重砌”字样。

据考证,为北宋宣和时原刻(初拓片今藏嘉兴市图书馆)。

中山路、建国路口宋时称大市上官街,此地“列肆市中,百物福辏,喧哗杂沓,昼夜不已。”年4月中山路街面拓宽时曾在此街(今江南大厦东北侧)出土大量银锭。

嘉兴中山路紫阳街

紫阳街原是嘉兴市区中山路至城南的南北重要通道,长,米,宽7米,此街因沿着子城西城墙,旧时小地名称作子墙脚下。

因为子城旁多种梓树,也叫梓墙脚下。辛亥革命后以其谐音,取名为紫阳街。紫阳街南首原有一著名的南宫道院,在嘉兴道教史上曾有记载,近代毁废。

另外,位于紫阳街号的高家洋房,是一幢近代中西结合的私家洋房,占地平方米,院落约多平方米。

高家洋房主人高如灃,民国初年以田产起家,高如灃曾是当年嘉兴县商会会长。高氏后人高叔荃等辈,他们在高氏祖产基础上,民国时期在嘉兴等地发展经营了酱坊业、纺织业、造纸业(嘉兴民丰纸厂大股东)、电厂(嘉兴永明电灯厂大股东)、照相业、牛奶场、夜校等工商文教实业。

紫阳街上这幢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高家洋房,至今保存完好,被列为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大营桥

民国二年(年),浙江都督朱瑞部队改建为陆军二十一团,开始在这里驻扎军队,民国时期此地一直是军队营房,故习称为西大营。

旧时,大营桥位于西大营的后门,今少年路、中山路口,它与嘉兴老城区的韭溪桥、万安桥平行架设在中山路(原集街)前面一条小河上。

西大营桥为南北走向,桥宽约六米。桥身厚实,桥面用水泥铺设,桥栏用青砖垒就,并用水泥粉刷平整。水泥铺设的桥面,其实都是用大块条石筑起的单拱石桥,两面桥墩也是巨石筑成。

西大营桥正直贴对西大营的营房,西大营桥南头的子城遗址,则是嘉兴历代衙署所在地。一九八四年嘉兴中山路拓宽,河道被填平,西大营桥也被拆除。

汤家花园

在中山路老街米长街上,自宋代以来沿街留下了存世或已消失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数十处之多。

其中,汤家弄内的汤家花园,年长的嘉兴人是没有人不知道的。汤家弄座落在改建前的中山中路,南起中山路,北止混堂弄(现称中和街),相传明代汤勤曾居于此,故名。

旧时,汤家花园内花木扶疏,古井深幽,是嘉兴城内一座有名的私家园林。到了抗日战争前后,汤家花园的主人移为陈氏,因逃难避乱离开家宅,从此陈某和家人一去不归,下落不明。

新中国成立时,汤家花园早已荒芜无主,部分地块被改建为少年路蔬菜市场。

20世纪80年代,嘉兴市博物馆曾在此发现一口尚在使用的单口古代水井,石井圈上刻有“元代开凿”的字样。据考查,它是当年汤家花园内取水所用的一口古井。

嘉兴中山路灵光坊水井

灵光坊水井

旧时,中山路老街上有许多水井,它们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

灵光坊水井,是中山路上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口。年中山路拓宽以后,市文物部门在此筑亭树碑,灵光坊水井却成了一口只可观赏不能汲用的枯井了。

现井边碑文由地方张秋池先生书写,碑文如下:“灵光井为明代灵光坊水口,位于瓶山南麓,明朝兵部尚书项忠所建的项家祠堂石坊残柱之东侧。此井水质清冽,汲用已数百年,大旱不竭,因汲用者众,井圈绳痕很深,百姓称此井水有一饮百疴轻,因位于灵光坊,故称灵光井。

年嘉兴市人民政府公布灵光井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嘉兴市人民政府新建石亭,立此碑记。”

嘉兴中山路瓶山

瓶山

据地方志载,旧时嘉兴瓶山面积10亩,高15米。

瓶山位于中山路北侧(旧称集街),南临韭溪河。

当时韭溪河上停泊着各地运酒来的酒船,酒市十分兴旺。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记述:“宋时立酒务于州治之后,罂垒之属,陶以给用,所退破甓,隐起成岗,所谓瓶山也。”

后来,堆土中曾多次出土陶制酒瓶,高近尺,口径三寸许,旁有二耳或无耳,人称“韩瓶”。瓶山另有一传说,南宋名将韩世忠破金兵后,在此犒赏三军,把喝剩的空酒瓶堆积成了此山。

清代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云:“西埏里接韭溪流,一篑瓶山古木秋。惯是争枝乌未宿,夜深啼上月波楼。”

民国11年,嘉兴地方人士曾筹资拟建瓶山公园,抗战期间,瓶山上的“八咏亭”被毁。

年,嘉兴市人民政府重建瓶山公园,现公园正门面对中山路,右侧为仿古建筑“瓶山阁酒楼”和“瓶山商场”。路口有明代灵光坊古井亭,立有碑记。

瓶山公园正门拾级而上,矗立着高大的石牌坊,上方正中刻有著名园艺大师陈从周手书的“瓶山”二字,四根石柱上镌刻着陈从周书写的清代嘉兴知府许瑶光嘉禾八景《瓶山积雪》诗:

“试上瓶山莫畏寒,楼台白玉倚栏杆。

雪晴海国阳春早,搀入梅花一色看。”

入门向右有石阶可登山,新建的瓶山一派郁郁葱葱,花卉树木生机勃勃,山上“八咏亭”为八角重檐,十字脊亭,亭顶为古瓶形状,亭内挂有板刻《嘉禾八景诗》,其南为四方双连单檐的枕峦亭,坐在亭中可俯瞰中山路街景,闹中取静,别有情趣。

西道弄口

西道弄口南起中山路,北止道前街。清初杭嘉湖分巡道公署驻此,后该道台衙门移地,西道弄地名仍旧留存。

据地方志载,旧时西道弄往北有宏文馆,是嘉兴府七县秀才考试之场所,弄内弄外“百物福辏,喧哗杂沓,昼夜不绝”,实为市城繁华街区。

年,著名学者陆仲襄筹款在道前街宏文馆旧址新建一座两层西式楼房,为嘉兴县立图书馆馆舍,次年落成。(陆仲襄任馆长,先后聘徐旭、沈本千主持馆务。)

年9月,道前街宏文馆(县立图书馆)举办“嘉兴县文献展览会”,展出馆藏及向社会征集的地方著述、金石书画等四、五百件,在嘉兴文化史上影响颇大。

中山路扩建后,西道弄、东道弄路名沿用至今。

嘉兴中山路项家祠堂

项家祠堂

中山路瓶山脚下,旧时灵光坊即尚书坊址,有襄毅公祠,俗称项家祠堂。

项家祠堂前原有浑厚古朴的石牌坊,楣上写明是为明兵部尚书项忠而建。

项忠系明代名臣,天顺年间任陕西按察使。时逢陕西饥荒,项忠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在治陕期间,曾开龙首渠及皂河引水入城,解决西安城内水咸不能饮用的困难;同时还疏浚郑国渠、白渠灌溉泾阳、临潼等5县7万余顷田地。当地有感念项忠治水功德而建祠堂。

相传,明英宗时,项忠被蒙古兵所俘,与一蒙古族姑娘结为夫妇。后蒙女在帮他逃归中原途中,舍身救夫,跳崖自寻。项忠专门为她建祠祀之。项忠归里后,在嘉兴城内建项家祠堂和著书堂,还与梅江等人创立檇李耆英会,有《唱和诗》存世。项忠墓在嘉兴市区南湖乡,原墓地广四十余亩,松柏参天,多至千株,清代中期尚存旧迹。

祠堂前遗存的几根石柱是项家祠堂石牌坊的残柱,20世纪80年代中山路拓宽时被拆掉。

--END

文/庞艺影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兴中山路拾遗amp2旧时灵光坊即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