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嘉兴中山路拾遗amp3中山西路桥是当
TUhjnbcbe - 2024/7/14 23:0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http://www.csjkc.com/

嘉兴中山路拾遗3

天主教私立嘉兴明德女子初级中学

位于嘉兴市区中山路上的嘉兴第三中学,它的前身是意大利天主教圣心会于年创办的私立嘉兴明德女子初级中学。该校原位于中山路拔贡弄2号,年校舍被日机轰炸而毁,后搬入此地。

这里原本是天主教圣衣女修道院,环境优美,布局和建筑呈欧式风格,有着优美的哥特型尖顶的小教堂和四周是长廊相通的修女宿舍(人称方天井)。

清一色女学生的明德女中,到了年7月开始“扩充名额,男女兼收”,从此明德女中开始有了男生的儒雅身影,并更名为私立明德初级中学。

年,嘉兴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座由意大利天主教圣心会创办的学校,同年12月改名为“嘉兴第三中学”。

年嘉兴三中初中部和洪波中学初中部合并为嘉兴实验初级中学,学校再度搬迁至嘉兴城南范蠡湖畔。

年11月,嘉兴三中在举行建校八十周年盛大庆典时,熊国红副校长给人们留下了一句情深意切的话:“风吹不走明德女中岁月的年轮,雨刷不去嘉兴三中成功的喜悦。”

嘉兴府孔庙(嘉兴市人民政府旧址)

嘉兴府孔庙位于中山路西段(南起中山路——北止小西门横街),原地名为县前街。

唐代以来此地为嘉兴学府,也是嘉属七县的最高学府,现旧迹消失。院内原有不少石碑,如董其昌书《嘉兴府学重修明伦堂碑记》等碑刻,现已由市文物部门移至揽秀园保存。

据地方志载,嘉兴学府一带,门前设有镂空石雕栏杆,旁示有“文武百官经此出轿下马”字样。嘉兴学府学宫前厅有大门、敞厅等,敞厅即大成殿,立有孔子塑像。

旧时嘉兴城内有3座孔庙,分属于嘉兴府及嘉兴、秀水两县,故有“一府二县三孔庙”之说。其中嘉兴府孔庙规模最大,它有殿堂斋舍73间,兴衰起落,历代都有重修和扩建,是一座红墙黄瓦、金壁辉煌的古建筑群。

嘉兴府孔庙一直保存至民国初年,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受过破坏。解放后为地(委)(署)机关,后为嘉兴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原府明伦堂改作食堂餐厅。

嘉兴中山路嘉兴府孔庙旧址(嘉兴市人民政府址)

千年古刹祥符寺

旧时,嘉兴名胜古迹“七塔八寺”中的祥符寺,位于市区中山路现嘉兴宾馆内。

嘉兴祥符寺是一座殿宇巍峨,遐迩闻名的千年古刹,始建于东晋兴宁(公元年)。

寺东嘉兴学府,即嘉兴府孔庙,也是嘉属七县的最高学府。

北宋祥符年间,朝廷赐“城西荡田若干亩”,南宋乾道年间复赐“华亭官荡田九百亩”于嘉兴祥符寺,为此祥符寺中僧侣的给养很是充裕,为江南富庙之首。

抗战胜利后,祥符寺前还可见到牌坊,山门匾额,红底金字,上书“祥符禅寺”。

解放后,嘉兴祥符寺划归嘉兴专员公署范围,祥符寺改建为二层楼的嘉兴专署交际处,即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后为嘉兴宾馆前身。50、60年代的时候,中央来禾首长、国外宾客专住于此楼。

据考证,祥符寺的旧址上现还遗存着寺庙的老殿旧屋。

嘉兴中山路火德庙旧址

嘉兴火德庙旧址

嘉兴火德庙原在嘉兴南门外西南湖边上,宋高宗建炎年间建造,后因战事被毁。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嘉兴知府齐政“为火政之重”,下令将火德庙迁至城内府衙(现子城)西北重建(即照片中现中山路禾兴路口东南侧)。

嘉兴火德庙的建筑和其他寺庙不同,是一座四周围有高墙的石库门建筑物,具大宅院气派。其庙门向东,“火德庙”三个大字,金色重描,刻在石库门门额上。

走进红色的庙门就是一殿,殿上两侧神坛上有很多尊神像。穿过一殿的石槛门,通向一个院子,石板铺地,两侧各有禅房,院子中有一只大香炉。

院子后还有一殿,神位上有一尊站立的佛像,面孔通红,胡子翘上,眼睛突出,就像一团烈火,这就是火神菩萨。两侧靠墙设有多个神位,供奉着各路神像。

相传,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是火神菩萨的生日。那时,每年的这一天,嘉兴城乡民众都要自发组织,自筹资金,举行一次祭祀仪式。来自各地的火神会人员,拿着祭品聚集在嘉兴火德庙,点烛上香,纪念火神菩萨的生日,为当地百姓防火消灾,祈福除难。

旧时,火德庙门前原有一条小路,南边通向拨贡弄,北边接着集街(现中山路),街的名称也因庙而名,人称“火德庙直街”。直街北端有一条市河流过,河上有桥名“火德庙桥”。

年火德庙被改成“日伪看守所”,当时监舍破旧,卫生极差,经常发生被关押人之间的争风吃醋,斗殴滋闹的事件。新中国成立后,火德庙曾被改造为嘉兴公安局看守所。

年中山路拓宽时“火德庙直街”,“火德庙桥”和嘉兴公安局看守所都被拆除消失。

嘉兴中山路韭溪明月旧址

韭溪明月

“韭溪明月”旧时嘉兴的“嘉禾八景”名胜之一。

“嘉禾八景”有韭溪明月、茶禅夕照、南湖烟雨、瓶山积雪、杉闸风帆、禾墩秋稼、东塔朝墩、汉塘春色八个风光绮妮的景点。

清代嘉兴知府许瑶光在《咏“嘉禾八景”》的“韭溪明月”一诗中写道:

万古清光胜迹留,月波搂在韭溪头。

白云散尽长天碧,摇曳江城铁笛秋。

“韭溪明月”旧址位于现嘉兴中山路、禾兴路东南侧,此地原有一条小河名韭溪河,岸边里巷民居鳞比,每到明月当空之际,人们都会到此吟诗赏月,赞颂自然美景,享受人生乐趣。

据载,韭溪河是一条横穿嘉兴老市区东西两头的长河,源头来自大运河。另外,韭溪桥边(现中山路、禾兴路口)原有茶楼两家,店名为韭溪茶社和月波楼茶社,都以地方风景名胜作店号而招徕顾客,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年,拓宽中山路时韭溪桥被拆除,而“韭溪明月”的景色早在韭溪桥拆除之前就已经消失。

中山纪念厅

旧时,嘉兴中山路西头建有一个公共体育场(现在中山影城和戴梦得址),嘉兴各类运动会和大型集会都在这里举行。明清时期这里是军队操演的校场,面积约有2万平方米,当时北门外的校场称北校场,这里城内称内教场。

图中中山纪念厅座落在体育运动场以南,中山纪念厅最早是内校场的库房,民国时期,教场改为公共体育运动场,库房改成一个讲演厅。年,民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后把讲演厅又改建成中山纪念厅。

中山纪念厅坐南朝北,是一座西式建筑。厅内有会堂、舞台、办公用房及多层楼道。第四层建筑是正方形钟楼,东南西北有四座大钟“中山纪念厅”五个大字写在钟楼北门外墙,十分醒目。当时这里是嘉兴城里的最高建筑。

年嘉兴中山路拓宽之前,中山纪念厅曾挂有“嘉兴少年体育学校”的校牌,后来,这座造型独特,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美丽建筑物,不知不觉地在城市建设中消失。

百福弄

嘉兴中山路百福弄南起中山路,北止小西门横街,系一小弄,长米,宽2.5米。百福弄原名百福坊,至元《嘉禾志》将百福坊列入嘉兴府城七十四坊之一,并指明百福坊通往天庆观,即后来的城隍庙(嘉兴勤俭西路)。明、清时,这里是仕宦望族聚居之处。

清乾隆年间,有百福老人美称的钱载,辞官回乡后居于百福弄。钱载(—),号箨石,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其存世作品有《枯木兰石图》、《新篁图》、《兰花》等。钱载本姓何,先祖居海盐之甘泉乡,明洪武十四年(),因战事,何氏之子何裕被交付一钱姓抚养,遂改姓钱,后迁秀水(嘉兴)。

康熙五十二年(),钱载始至曾叔祖钱纶光家,并拜见钱纶光之妻陈书,太夫人陈书的画艺给钱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雍正七年()钱载在一次乡试落榜后,始专心临摹陈书画,并自出新意,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云:钱载工花木兰竹,得南楼老人(陈书)亲传,具有简淡古雅、不假雕饰的特点。钱载晚年在这里写诗、画画、聚友,以诗画自娱,申展百福,颐养天年。

钱氏旧居

嘉兴钱氏一脉是明清嘉兴望族中自是最大之一族,在年代上亦最长久,自明代正德年间至清代末叶,始终能保世滋大。

钱陈群一族世居海盐,祖父时迁居嘉兴。钱陈群官居刑部尚书,诗学精深,常与乾隆切磋和诗,深得乾隆敬重。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每次都召见钱陈群,曾一起在嘉兴南湖烟雨楼联句作诗,留下墨宝。钱陈群归里后,先住嘉兴城内广平桥百福弄,后搬至嘉兴南门莲花桥,此屋由族孙钱载居住。

钱氏旧居位于嘉兴中山西路、百福弄口(原门牌号为中山路352号),一九八四年因中山路拓宽改建,此居屋被拆除。

嘉兴广平桥

广平桥,是嘉兴城区百福弄以南,接连中山路、天官牌楼的一座宋代建造的古桥。

桥北堍原有月波楼茶馆,南堍是嘉兴著名的郭氏“铁如意画室”,郭氏一族,画家世代相传,有:郭照、郭煦、郭兰祥、郭兰枝、郭兰庆、郭兰泽等。

旧时,广平桥下有一条小河名韭溪河,这是一条横穿嘉兴老市区东西两头的长河,源头来自大运河。清末民初,有个书法家刘山农,晚年居于嘉兴广平桥,取室名为“种菜庐”。刘山农的书法初学苏东坡,后参北魏,他惯于在方砖上蘸水习字,渐获书学之八法秘奥。

年中山路拓宽改建时,广平桥被拆除。

嘉兴中山西路大桥合拢年10月

嘉兴中山西路大桥合拢

年,时逢嘉兴撤地建市一周年之际,嘉兴中山路拓宽改造工程拉开序幕。

中山西路桥的建造是嘉兴中山路拓宽改造工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它打破了嘉兴旧城框架的限制,东起铁路立交桥,西跨京杭大运河直穿外环线,使中山路成了全市新老区的东西主轴干道。

新建的中山西路桥是连接老城区与河西新区的纽带,它使原长米的嘉兴老中山路向西一直延伸,它带动了嘉兴西区经济、文化的开发建设。

中山西路桥是当时市区城河上最大最长的桥梁,据地方志载,该桥两端引坡的全长有米。图为年10月,正值中山西路大桥合拢,那天,中山西路上锣鼓震天,鞭炮齐鸣,城乡男女老少纷纷前来庆贺。

中山西路桥年12月29日通车,年全面竣工。

--END

文.摄影/庞艺影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兴中山路拾遗amp3中山西路桥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