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芦席汇的夜景
TUhjnbcbe - 2024/8/25 17:52:00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lx/131204/4302821.html

费国平

作者简介:费国平,任教于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嘉兴市作协会员。工作之余爱好看书、写作,最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或怀旧、或感叹、或春花秋月、或多愁善感……

站在北丽桥往东看,一派“枕水人家”的水乡模样就是嘉兴芦席汇历史街区了。芦席汇原是嘉兴最早的商业中心和贸易集散地,因多为买卖芦席的商铺,河边常堆放芦席而得名。

“街区内一河穿境,三河环街,五水交汇,水陆并通,舟车财货丰阜,店铺货栈鳞次栉比,市声繁响不绝于耳。”说的就是芦席汇的繁华。它地处京杭古运河畔,东临长水塘,南至秀城河,西到京杭运河,中间闸前街河穿越其中,显示了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趁着夜色远眺,沿河两岸灯火璀璨,好一派江南风景,不由令人心生欢喜。

沿着临河的石板路,在灯光下漫步在芦席汇景区,近距离领略小桥流水的江南意境真是惬意。最先看到的是风箱汇。一组组拉风箱烧煤打铁的手工作坊的工作塑像被安排在树荫之下,在暖色调的灯光下,那些铁匠们正干的热火朝天,额头上的汗水似要滴下来了。

风箱汇原为城墙,年开始拆除并在城基上建造道路,后有多家风箱作坊设于路旁,故得名,这也算因地制宜了。风箱是用来产生风力,以提高柴火、煤炭的充分燃烧。小时候,我们家里做饭还用风箱助然呢。

秀城桥在我们眼前一亮。因横跨秀水且傍城郭,故取名“秀城桥”,这是嘉兴环城河内现今仅存的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年),由新丰镇竹林庙人沈珉捐资建造。秀城桥是一座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桥长35米,宽3.8米,拱矢高9.5米,南北桥垛各有台阶36步级,造型的确优美。我们拾级而上,能将运河两侧的繁华景色尽收眼底。

明清时期,秀城桥一带是嘉兴的商业中心和水陆码头集散地,沟通北门三汇(芦席汇、缸甏汇、风箱汇)和鱼行街等地的交通要道,一座小小的石桥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的古街之上充满着现代的元素。不消说有咖啡馆、酒吧、牛排等美食,就连石板路上都是射灯留下的动态花纹,有莲花、桃花、菊花、银杏,似乎脚踩四季,在花草变化中感受时光飞逝;更为有趣的是地上的鱼形图案,那小鱼随着灯光的转换,如同游在水中一般灵动,让我们不忍心踩下去打扰到它们悠哉悠哉的慢生活。

在缸甏汇旧址上看缸甏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惋惜。因为这些缸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用途,只留下粗糙的外形,还好有闪烁的霓虹灯给粗糙的缸甏点缀出耀眼的光亮,还不至于落幕无奈。缸甏汇是清末民初以来嘉兴最大的缸甏集散地,既是路名,又是集市名。曾有十几家大大小小的缸甏店,店前的空白场上叠罗汉式的缸甏一层层倒置,超有气势。

曾几何时,缸甏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置物容器。小到家中储水的水缸、腌菜的菜甏、装盐的钵头、烧菜的砂锅,大到救火会储水的“七石缸”都来自缸甏汇。社会发展、时光易逝,只有河边的“秋忆亭”是一个忠实的看客,见证着缸甏汇暑往春来的时空变迁。

跟着运河之水往东走,就在运河转弯处,有个分水墩将运河水分成两道而去:一脉水往北,过杉青闸、王江泾、大坝,然后向西北折经平望入江苏境内,称苏州塘;一脉水向东,称为秀水,以“天和景明、水呈五色、见者获庆”而得名。所以新修的照壁,正面上书“见者获庆”四个大字,原来是师出有名的。

分水墩与芦席汇分离了,所以在河面上又造了一座上敦桥,桥柱两旁有一副楹联“东接鉏河汇三店,西靠芦席引两水”,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此处的地理位置和美景所至。

分水墩建于隋大业六年(),是隋代开浚运河时留下的水利工程设施,现有面积平方米。分水墩北是古杉青闸,当运河西来之水进入运河狭窄的闸河前,其中一部分通过分水墩南的长纤塘东流,运河水过闸时能大体保持平稳缓和的状态,有利于船只安全过闸。

透过五彩斑斓的灯光,那分水墩上树木茂盛,团团黝黑,富有吸引力,吸引着好奇的我们前往探究。分水墩上还有水天庵一座,叹为观止。水天庵初建于唐神龙二年(),清同治年间又经过重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嘉兴历史悠久的古庵。

关于水天庵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以前,分水墩附近的这段运河,船运繁忙,水流湍急,事故频发。民间传说有水妖作怪,后来有一位普陀山尼姑定庵师太云游经此,决心募钱在分水墩建庵镇妖。市人纷纷助银认募,三年后,庵成,取名水天庵。

虽然天色已暗,但在灯光下依稀可以看到水天庵的俊秀的模样。庵前的对联“分水墩前白浪嗷,水天庵后吊灯摇”,描写的就是分水墩和水天庵的景致。可惜是夜晚,没有观光水上巴士可供游客全方位的观看分水墩的真容。

分水墩不远处有条鉏(chú)家河,河上有一座鉏家桥,此桥建于民国22年(年)。据史料记载,桥边即是鉏家滩,早先是嘉兴水陆戏班云集之地,清末光绪年间,这里建有“集贤茶楼”和“文明戏园”,戏园演戏、茶楼则是各路“文艺界人士”谈戏论曲或洽谈演出生意之地。

走过鉏家滩,就到了双魁巷,此巷全长54米,宽2.5米。据说建于年,当时绍兴宋传箕在“洋关街”(清光绪二十八年,在此建有嘉兴海关故称“洋关街”),购置一亩土地建造此巷,隐喻“鸳鸯”和“一花双魁”。

巷端有过街楼,下有砖砌券门,巷内共有楼房26间,分列两侧,门户相对,格局一致,均系砖木结构,门楣上还有浮雕图案等。双魁巷建筑艺术粗犷中带有精细,紧凑中保持整齐,具有明清时期江南水乡浓厚的“一家一水尽枕河”的风情特色。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石拱桥、青石板,马头墙,乌篷船……在夜色中沿河行走,感受凉风过耳的轻柔和舒坦;也可选个临河的椅子坐下来小憩,点上一杯“拿铁”咖啡慢慢品,享受江南水乡特有的精致与闲适。

1
查看完整版本: 芦席汇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