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钟”的19次拨动
本报特约撰稿 韩晓星1月14日晚,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通过络转播,见证了设在美国的“世界末日钟”的第19次调整——向回拨动1分钟。在这举世闻名的“世界末日钟”上,人类距离代表“末日”的零时还有6分钟之遥。本报上期“趣新闻”版对此进行报道后,一些读者对文中提到的该钟时间的历次调整表示好奇。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编者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随即投降,二战结束。同年,参与研制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的一些美国科学家以及17位诺贝尔奖得主,共同创办了《原子科学家公报》,旨在反对使用核武器。两年后,该杂志设立了不反映正常时间的“世界末日钟”,最初显示的时间为11时53分,距离零时(末日)仅7分钟,以提醒世人核战争可能带来的“灾难性毁灭”。该“时钟”平时保存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校园内,由《原子科学家公报》期刊委员会负责调整、维护。拥有1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委员会每年开会两次,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足以影响时钟指针的事件,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整。本次时钟调整在纽约市的纽约科学院大楼举行。在1月14日的时钟回拨新闻发布会上,许多科学家都表示了一定的乐观态度。美国斯坦福大学气候变化问题专家施奈德说:“尽管目前各方对气候变化问题仍然没拿出良好的解决办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也远远说不上完美,但毕竟已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巴基斯坦核科学家达纳帕拉则认为,尽管现在看到了希望,但“希望不能代替严峻的现实”。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目前美国平均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来维持其核武库。达纳帕拉说:“现在核武器就像悬在人类头上的利剑,威胁仍未减少。”世界末日钟的19次调整1949年——苏联试验原子弹。距零时仅3分钟(拨快4分钟)。1953年——美国和苏联在9个月内陆续进行了氢弹试验。距零时两分钟(拨快1分钟,迄今最接近零时的一次)。1960年——国际间科学研究合作增加,公众对核武认识加深。距零时7分钟(拨慢5分钟)。1963年——美国及苏联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核试验暴露于空气中。距零时12分钟(拨慢5分钟)。1968年——法国和中国试验核武(分别在1960年和1964年),中东、印度及越南爆发战争。距零时7分钟(拨快5分钟)。1969年——美国国会确认核不扩散条约。距零时10分钟(拨慢3分钟)。1972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及《反弹道飞弹条约》距零时12分钟(拨慢两分钟)。1974年——印度测试核子装置,《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谈判陷入僵局。距零时9分钟(拨快3分钟)。1980年——美苏谈判无进展,民粹主义战争及恐怖主义活动增加。距零时7分钟(拨快两分钟)。1981年——各国*备竞赛升级,阿富汗、南美及波兰爆发冲突。距零时4分钟(拨快3分钟)。1984年——*备竞赛再升级。距零时3分钟(拨快1分钟)。1988年——美苏签署协议,消除中程核武,双方关系改善。距零时6分钟(拨慢3分钟)。1990年——柏林墙倒下,冷战近尾声。距零时10分钟(拨慢4分钟)。1991年——美苏签署《第一阶段战略武器裁减条约》。距零时17分钟(拨慢7分钟,迄今最远离零时的一次)。1995年——环球*费开支达冷战水平,苏联遗留核武处理问题。距零时14分钟(拨快3分钟)。1998年——印度及巴基斯坦争相测试核武,美俄裁减核武谈判出现问题。距零时9分钟(拨快5分钟)。2002年——全球裁减核武进展缓慢,美国有意退出反弹道飞弹条约,恐怖分子试图取得核武。距零时7分钟(拨快两分钟)。2007年——气候变化增加核应用,或间接助长使用核武。距零时5分钟(拨快两分钟),是冷战后距离零时最近的一次。2010年——因国际社会在控制核武和全球变暖问题上加强了合作,科学家们将世界末日钟向后拨了1分钟,即从11时55分调至11时54分。(本文来源: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