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田园,洗脚上岸,过起了年轻时候无限神往的“坐坐吃吃”的日子,回望辛苦的一生时,会有怎样的感慨?
鱼米之乡,“春花”和水稻怎样才能确保丰收?丝绸之府,种桑养蚕的忙碌在哪一刻得到了甜蜜的回报?
虽然不识字,一群农民却可以在一个晚上盖好一间茅屋;从没上过学,一位泥瓦匠用实践发现了勾股定理……
嘉兴市民政局资料显示:年底,全市社区居委会个,行政村个,到年底,全市社区居委会个,行政村个。
城市化的脚步不曾停歇,一个个乡村华丽转身,有关乡村的记忆和农耕的技能,也在远去。
顾太文,这位在嘉兴市政协工作的60后机关干部,用两年多的业余时间,走访40多位家乡父老,录下近一百个小时的谈话录音,写下30多万字的口述史,用文字为一个消失的古村落留下历史的背影。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顾希佳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往小了说,这是作者给大古浜人送上了一份厚礼。往大了说,就更了不起了。大古浜是当下城镇化进程中消失了的无数古村落里边的一个,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的古村落口述史是很值得提倡的,可以让原先并不太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获得不少感性知识,产生种种思考,并且由此关心社会的变迁。梁启超当年就曾经指出,以往研究历史,关心的总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对于底层民众的生活,记载得实在太少太少。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陈泳超阅读手稿后,给出的评价是:把一个不起眼的大古浜各色小民或跌宕起伏、或平平淡淡的人生历程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下来,让人们在上个世纪宏大历史背景下,听到了底层生活中五味杂陈的声音,这些声音常常被“历史巨轮”的轰鸣所覆盖,但却无比真实、倔强、生动、充满活力,就像自生自灭的野草一样。
大古浜:秀湖公园的前世
翻开《嘉兴市地名志》,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以某某浜为名的地名和村名。位于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西北部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个小村子叫大古浜。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属于嘉兴县柿林乡、新塍镇、里仁乡、新南乡。新中国成立后,属新塍镇、高照乡、新农乡,现在属于秀洲区新城街道。
大古浜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在“人民公社”的年代,它是“社员”们口中的“老七队”。它不是一个行政村,而是一个自然村,是一个有多年可证历史的古村落。
年拆迁大古浜时,村里的娄家后人发现老屋的墙头里,有一块门闩石。石头36厘米见方,中间是10厘米的圆孔,是为门闩的插孔。
娄家门闩石,左边刻有“正德壬申立”,现保存在娄振宇家中,年摄
石头上依稀刻有文字。顾太文用水浇过石头,然后用相机拍下未干的石面。石面上的文字就清晰了,是“正德壬申立”五个字。正德是明朝武宗皇帝的年号,正德壬申,也就是公元年。顾太文很惊喜:“就是这么巧,正好相隔年。那时正是明朝中兴时期,江南大地一派繁荣,以棉纺和丝织为重点的农家副业和手工业空前发达。”
“大古浜”的“古”,就是因为这年的历史吗?顾太文考证后,对这一说法否定了。“村上的老人讲,大古浜原名叫鹁鸪浜。”因为村里有一只狭长浅浅的小河浜,周围是一片茂密的杂树林,栖息着成群的鹁鸪鸟,当地人就叫它“鹁鸪浜”,吴语的发音中,“鹁鸪”和“大古”很接近,日久相传,鹁鸪已远,“鹁鸪浜”就成了“大古浜”。
村落虽小,但水田丰美,数百年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古浜人。顾太文记得,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的年代,村里进行土地平整,几个散落于田野之中的小河浜,也被填上了泥土,改成水田,种上了水稻。在他高中毕业刚参加生产队劳动的那年冬天,就曾与几个同伴一起,每天挑地墩泥,把泥土填入河浜,或运到低洼的田畈里。
年,第七生产队社员土肥工分,社员外出从事手工业、大队务工,管理冬牛,家庭用电、使用集体农船、水泵等政策,蒋明生收藏
明代以来,大古浜已有娄、汤、顾、毛、马、杨、鲍、沈、郭等姓氏聚居于此,后来,陆续有外乡人和精简下放人家相继迁入。年前后,大古浜共有48户家庭,总人口人。在年至年间,先后有5名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前来插队落户,年后知青全部返城。
改革开放后,从大古浜先后走出了不少栋梁才俊,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有教师、律师、工程师、医生、公务员,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顾太文为大古浜自豪:“他们是喝着大古浜河水长大的,江南的水文化滋润着他们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
年左右,嘉兴城市规划向西北延伸,九里村开始陆续被征迁,到年,大古浜完成了搬迁。
娄家老屋一角,年摄
如今,在大古浜原址上的,是绿意盎然的秀湖公园,还有一座“大古浜桥”。
要让这个村子,“有尊严地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在新城街道九里花苑小区,有46幢居民楼,住着原新塍镇九里村的村民。大古浜的村民们多数也在这些楼中,其中就有顾太文的80多岁老母亲。
双休日,顾太文喜欢买好菜去看望母亲。母亲总会感慨:“想想拆迁了,有了社保,心里蛮开心的,不过村子没了,心里又有些不舍得……”
在母亲的家门口,或在路上,顾太文经常会遇到曾经一起生活劳动的父老乡亲,还有当年的发小,见面时总会亲切地聊起家常。“我感觉我始终没有离开乡亲们,我还是他们中的一分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舍故土。”
年,顾太文出生在大古浜。年夏天,已经高中毕业参加生产队劳动五年的顾太文,参加了全省统一招录国家干部的考试。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首次面向农村一线,以考试分数择优录用。顾太文这个贫下中农子女由此跳出农门。
青春岁月里和父老乡亲一起劳动,一起流汗,真切地体验到农民的艰辛,感受到农民的勤劳善良。“这群乡亲,这段经历,带给我做人做事的底气。”三十多年过去,顾太文辗转多地,经历和见证着时代的变化。“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人情,大古浜的乡情,我总是念念不忘。”
在母亲所住的小区里,顾太文喜欢和乡亲们一起聊天。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回忆当年集体生产劳动的那些旧事,这往往又与节气分不开。“芒种”那天,有人感慨:“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这个时节,正是麦子收割水稻插秧之时。聊天现场,有的说,“真叫忙,吃饭没工夫。”有的说,“真是苦,开了早工又开夜工,为的是挣几个工分。”
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嘉兴县新塍区新南乡日晖第一生产合作社,蒋明生收藏
这些多数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些曾经历战乱,后又见证土地改革,参加农业集体化劳动,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大兵团作战”“吃树皮草根”,这些是年轻人偶尔听过的传说,对他们而言,是真实而难忘的人生。
父老乡亲平日里的回忆,让顾太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家乡的这个小村子,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已经整体搬迁了。作为物体的村子固然消失了,但在人们的记忆里,这个村子还在,曾经的故事还在口中相传。”
顾太文决定,把父老乡亲的生活经历、家庭变迁、劳动记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目的只有一个,留下乡愁,给未来存留一份可以依托和找寻的记忆。”
说说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虽然有二十年乡镇工作经历,熟悉农村生活,在市级机关的这几年,一直在基层搞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