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嘉兴市委浙十年嘉兴主题新闻发布
TUhjnbcbe - 2024/11/4 4:00:00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沈烨婷王杭徽王志杰见习记者罗丹青

8月26日下午,中共嘉兴市委举行“‘浙’十年·嘉兴”主题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为: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谱新篇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中共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中共嘉兴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军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兴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自觉对标“两个先行”,全力奋进“两个率先”,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以下为发布会介绍实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嘉兴人民感恩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大发展、大跨越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嘉兴的发展,从在浙江工作时算起,共有26次到嘉兴调研视察,足迹遍布嘉兴的每一个县(市、区),对我们弘扬红船精神、深化接轨上海、推进城乡统筹、加强科技创新等工作都进行了悉心指导、作出了重要指示。

嘉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嘉兴落地落实。我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重大决定。我们纪念“八八战略”实施十五周年,运用“八八战略”所蕴含的优势论,全面盘点嘉兴的优势和短板,作出发挥八个方面优势、做好八个方面工作的系统部署。我们坚定不移扛起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赋予嘉兴“当好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使命担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一体化”作为嘉兴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年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生动描绘“五彩嘉兴”美好画卷,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一个最精彩板块。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出嘉兴正处于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吹响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号角。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决策,部署推动嘉兴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向“共同富裕的典范”跃升。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12个永远不能忘记”全景式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的关心关爱和指示指引,从嘉兴市域范例的生动实践中,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这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嘉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勇毅前行,嘉禾大地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突出体现在“三大跃升、三个跨越”:一是经济总量实现大跃升,跨越“4个千亿”台阶。全市生产总值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去年的亿元,翻了一番多(增长1.2倍),其中年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二是财政收入实现大跃升,跨越“亿元”大关。全市财政总收入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去年的亿元、增长1.38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年的亿元增长到去年的亿元、增长1.62倍。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大跃升,分别跨越“3个万元”门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3.57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1.86万元增长到去年的4.36万元,连续18年保持全省第一。可以说,与全国、全省一样,这十年是嘉兴发展质量效益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十年。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阔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具体我用6个“嘉兴这十年”向大家作一介绍:

嘉兴这十年,创新发展的动能越来越强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推进创新发展,研发投入强度(RD)从年的2.3%提高到去年的3.3%,位居全省第二,入选“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去年荣获全省首批“科技创新鼎”、今年又成功蝉联。我们大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牵线搭桥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启了校地合作共建科创载体的先河。之后,我们又引进了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载体,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居全省第三。我们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新政,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9万人、比年增长50%,人口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我们大力培育高精尖创新主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是年的10.2倍;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67.7%、41.4%,居全省前列。

嘉兴这十年,均衡富庶的特征越来越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在嘉兴蹲点调研,殷切希望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我们牢记嘱托,不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2∶1缩小至1.6∶1,倍差在全省最小;所有县(市)都入围全国百强县,财政总收入都超亿元,五县两区人均GDP极差为1.28,是全省差距最小的地市之一。特别是,我们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创新发展新时代“新仓经验”,在全国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推出“浙农服”“种粮宝”等一批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以占全省1/10的耕地面积贡献了1/6的粮食产量,嘉兴仍然是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市,“浙北粮仓”的地位更加巩固。

嘉兴这十年,秀水泱泱的生态基底越来越动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三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和治水“大禹鼎”,生态环境发生全局性、历史性好转。从水环境来看,我们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市控断面Ⅲ类水占比从年的0上升到去年的94%,水环境质量达到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老百姓形象地说,“七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洗衣灌溉,九十年代水质变坏,零零年代身心受害,到了新时代碧水常在”。从空气质量来看,我们加快建设“清新空气示范区”,PM2.5浓度从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26微克/立方米。从固废处置能力来看,我们三年投资80亿元建成46个固废补缺口项目,成为全省首个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的地市,获评全省首批“无废城市”。

嘉兴这十年,改革开放之路越来越宽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精神,大力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我们坚持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了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综合查一次”等一批最佳特色应用,承担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项。比如,我们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成为全国第9个贷款余额超万亿的地级市,上市公司达到78家。我们坚持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牵引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十年,引进世界强企业项目个,总投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个,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均居全省前列。去年,进出口总额超过亿元,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24位。开放活跃的市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全市拥有规上工业企业家,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3万亿元,居全省第三。

嘉兴这十年,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推进共享发展。我们大力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坚持把全部财力的80%左右用于改善民生,率先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样板,平安建设实现“十七连冠”,在全省率先捧回一星平安金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我们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城市面貌实现美丽蝶变,火车站、快速路、文化艺术中心、市域外配水工程等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惠及18万户、54.6万居民;户居民告别“拎马桶”“筒子楼”生活,“城中村”全部清零,“断头河”全线贯通。我们大力建设文化文明高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提炼并弘扬“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实施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保护和修复“嘉禾八景”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实现全省“九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四连冠”。

嘉兴这十年,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融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把建党圣地打造成党建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我们高质量做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各项工作,办好中央和省级重大活动25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多场,直接参与群众达多万人次,激发了全市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巨大热情。我们不断深化党建高地建设,落实“七张问题清单”抓党建、带全局机制,创新开展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开展“七讲七比、争先攀高”党建高地创建行动,党群干群关系融洽率达到97.9%。我们纵深推进清廉嘉兴建设,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涵养“秀水泱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十载砥砺奋进,十年精彩蝶变。回顾奋斗历程,我们深切感到,嘉兴发展实现的每一点进步、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路领航,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谱新篇,自觉对标省委提出的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努力率先形成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下为发布会记者提问实录:

记者: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来嘉兴调研时提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今年嘉兴市党代会上又提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目标。请问18年来,嘉兴是如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

张兵:正如您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嘉兴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有明确要求,年6月到嘉兴海宁调研时指出,嘉兴要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方面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年3月到嘉兴开展为期4天的蹲点调研,并召开了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座谈会,在这个会上明确提出全省要“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使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共享现代文明”。这一重要论述,将“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统一在了一起,深刻说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是统筹城乡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差别,目的是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同时,在这个会上总书记还特别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一直以来,嘉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探索具有嘉兴特色的共同富裕路径。年,市委以1号文件出台《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六个一体化”。年,市委又以1号文件出台《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深入实施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十改联动”,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省级试点。年出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地的意见,年出台《嘉兴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提出要奏响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复兴升级版的农耕文明、打造世界级的诗画江南,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嘉兴已然成为均衡富庶发展的先行地,我们有五条深刻的体会: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最科学的指引是领袖的殷殷嘱托。必须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指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朝着“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目标稳步前行。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把“蛋糕”做大,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嘉兴农民收入已经连续18年居浙江省首位,所有县(市)都进入全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前40,每个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都超万元。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最关键的路径是统筹兼顾。抓好统筹,关键一招是深化改革,逐步消除造成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目前,嘉兴城乡居民收入比1.6:1,倍差在全省最小。比如,我们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推广“万元千斤”农作制度,既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也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四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最可靠的力量源于人民群众。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共同奋斗实现共同富裕;也要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现实。现在嘉兴农村居民也能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比如,我们创新实行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就是市本级建立一个总馆,在各个县(市)、镇(街道)和村(社区)分别设立分馆,现在还将分馆扩展到城市驿站和部分企业,目前嘉兴每1.5万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五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最根本的保障是党的领导。始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初心使命、矢志不渝奋斗,是书写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时代篇章的根本保证。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了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奋斗目标。我们自觉对标对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指示指引,基于嘉兴发展的良好基础和难得机遇,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历史使命,即“率先形成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具体工作中,我们将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市战略、生态立市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开放带动发展战略等“六大战略”,坚持人民至上、文化铸魂、改革开路、整体智治,着力在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和清廉建设高地、高质量发展高地、数字变革高地等“8个高地”上先行示范,努力为全省“两个先行”作出红船起航地的更大贡献。

记者:嘉兴一直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省委又赋予了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定位。请问嘉兴是如何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的?下一步围绕省委赋予的新定位,嘉兴将如何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张兵:我们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嘉兴来说,是重大发展机遇。年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我们及时召开市委全会,对落实好这一国家战略进行了全面谋划部署,提出坚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嘉兴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确定了“”的总体思路。具体工作中,我们围绕“点、线、面”,全方位全领域推进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从点上来讲,重点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着力打造“一城一谷三区”,“一城”就是嘉善未来新城,“一谷”就是祥符荡科创绿谷,“三区”就是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长三角农业科技园区、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从线上来讲,南湖、平湖、海盐、海宁被列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我们将这4个县(市、区)串珠成线,着力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和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从面上来讲,我们对应全省“四大建设”,全市域开展枢纽嘉兴、创新嘉兴、品质嘉兴、开放嘉兴“四大会战”。同时,我们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加快推进嘉湖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与丽水“山海协作”,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大格局。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了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定位,将嘉兴发展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因此,我们自觉把嘉兴放到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考虑,重点从5个方面聚焦聚力:一是着力打造综合交通优势突出的枢纽型中心城市,加快推动通苏嘉甬高铁、沪平盐城际铁路、嘉兴军民合用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长三角区域重要交通枢纽。二是着力打造科创动能充沛的创新型中心城市,做强科创载体,引育青年人才,优化创新生态,共同建好G60科创走廊,努力成为区域性的科创人才高地、年轻人纷至沓来的青创之城。三是着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实力型中心城市,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实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巩固提升化纤、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智慧物流、信息技术、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构建航空航天、现代光伏、泛半导体、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加快建设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四是着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开放型中心城市,抢抓RCEP新机遇,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招引世界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五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化品质和江南水乡韵味的品质型中心城市,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效,一体推进河湖、湿地、林网、绿地等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擦亮绿色低碳循环城市的“金名片”。

记者: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列全省第1,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6:1,7个县(市、区)全部列入“中国城乡统筹百佳县市”。请问,嘉兴作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优等生”,聚焦农业农村工作和农民富裕,如何高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体的做法和举措有哪些?

李军:谢谢您对嘉兴统筹城乡发展的关心。推进城乡统筹,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专门用4天时间到嘉兴蹲点调研城乡统筹工作,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这些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久久为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除了刚才您提到的农村居民收入连续18年列全省第1,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6:1,嘉兴还是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所有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都超过万元,所辖5个县(市)农民收入均列全国前十。在统筹城乡发展上:

一是坚持城乡一体布局。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科学布局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积极构建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区突出能级、品质提升,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县城推进扩容提质,中心镇加快特色发展,发挥连接城和乡的节点作用。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水电气、通信网络改造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公交一体化。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嘉兴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我们在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持续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扛起“浙北粮仓”责任,严格落实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任务,提标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连续16年列全省第1。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高标准农田成为稳产增收的关键支撑,成为乡村的美丽风景线。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创新打造农业经济开发区,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嘉兴大米、凤桥水蜜桃和“膳博士”“桐香”猪肉等特色农产品广受消费者青睐。

三是推动城乡全域美丽。宜居宜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市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一方面坚持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围绕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打造了一批席地可坐的城市客厅和样板街区,努力让城市精致精美、人见人赞。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3个、示范镇36个、特色精品村个,平原水乡美丽乡村实践成为全省典型,展现出诗画江南美好的景象。

四是推进城乡共富实践。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积极推进扩中提低、强村富民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实施“农民共富十法”,推广“飞地抱团”等模式,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领域优质资源向农村覆盖,全市农村标准化学校创建率、等级幼儿园覆盖率均达到%,所有镇的卫生院都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所有村都建成了文化礼堂、农村书屋,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指数评估实现全省“九连冠”,让农村群众既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拥有诗意田园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迈上更高水平,创造更多嘉兴经验。

记者:在今年7月举行的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上,嘉兴首次摘得五水共治“大禹鼎”银鼎,同时也获得全省首批“无废城市”称号,嘉兴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群众满意度也越来越高。这些荣誉背后,是每个嘉兴人、每届党委政府的全力付出。请问,在嘉兴推动实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

李军:早在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嘉兴调研时,就对我们提出了“生态立市”的要求。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污染、修复生态,推动生态环境发生全局性、历史性好转,获得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和五水共治“大禹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科学构建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统筹推进上强合力,市、县两级成立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所有镇和街道全部设立生态环境办公室,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各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在完善机制上促落实,制定出台了南湖保护条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每年向党委述职、向人大报告制度。在从严监管上出硬招,部署开展六轮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注重以数字化改革赋能监管,建立了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在发动群众上下功夫,组建生态网格员、民间河长队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

二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打好碧水提升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计划,统筹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用5年时间彻底消灭劣五类水体,市控断面三类水比例提升到94%,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清新空气示范区创建,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废气整治,开展餐饮油烟、施工扬尘等专项治理,十年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31.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61.8%。打好清废净土持久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治理修复,建成46个固废处置项目,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获评全省首批“无废城市”。

三是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发挥嘉兴在核电、光伏、氢能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加快建设新能源示范应用基地,全市核电、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均居全省前列。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淘汰整治高耗低效企业,腾退盘活低效用地,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今年以来,我们又启动实施了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聚焦数字赋能和节能降碳,打造了一批未来工厂、绿色工厂,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规上企业“两化”改造全覆盖,推动制造业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迈进。着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零碳试点建设,推进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节能降碳,构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在全国率先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锚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响绿色低碳循环城市金名片。尤其是针对嘉兴河网密布、水系发达的实际,把水环境整治作为重点,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景象”要求,进一步加大治理和修复力度,真正把秀水泱泱的生态底色呈现好、巩固好、展示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兴市委浙十年嘉兴主题新闻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