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言荣祥
作者简介:言荣祥男曾荣获“嘉兴市优秀共产党员“秀洲区满意教师“最美新塍人”等荣誉、热爱文学、喜欢写作,更热爱教育,曾代表秀洲区登上嘉兴市“南湖之春”大舞台执教公开课、获专家高度评价!
“小小盒子会说话,男女老少喜欢它。会唱歌来会唱戏,大家听了乐哈哈”。这是一个谜语,谜底是收音机,也有的人叫它半导体,或者半导体收音机。
说起这个半导体收音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属于高档家电。它是有钱人家身份的象征。
我第一次见到收音机是在我娘舅家里。当时我还很小,大概十来岁左右吧。我娘舅家在嘉兴城区道前街西道弄,坐南朝北,是一幢二层楼南北各一间的清代建筑,除了墙和瓦片外其他都是木头的。
房子里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木头楼梯,春夏季节放在北边这间屋子,秋冬季节放在南边这间屋子。娘舅家对面是当时的嘉兴广播站,东面是嘉兴县委第一招待所。
我娘舅是地方国营嘉兴“七一”棉花厂的采购员,经常在全国各地跑供销和采购。当时的国营厂采购员,拿现在话来说相当于一个国家干部了,所以我娘舅也算得上是一个上得了台面的人。他家里面的一些摆设和物件在我看来也都是稀奇古怪的。
在我的记忆中,娘舅是个不拘言笑很严肃的人,一旦笑起来,给人的感觉也是奸奸的,就像样板戏《沙家浜》里的刁德一。估计是长期从事供销采购跑生意而养成的一种“奸商”的特性吧。虽然娘舅看上去很“奸”很“凶”,但是对待我们两个新塍小外甥倒是很好的。
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我和哥哥从新塍东栅坐轮船到娘舅家去作客。当小哥俩齐刷刷地站在娘舅和舅妈面前给他们鞠躬拜年时,娘舅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摸着兄弟俩的头说:“好好好,格两个小赤佬倒蛮懂事体哎,娘舅恩努蛮开心哎”(嘉兴方言“格两个”:这两个。“小赤佬”:小孩,一般指小男孩,在这里也是昵称。“恩努”:我)。
随后,娘舅从柜子里拿出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们吃,有山东的苹果,河南的枣子、上海的大白兔奶糖……还不时地跟我们讲一些他出差时遇到的稀奇古怪的故事。
我们还小,听了娘舅的话,心里直觉得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正当小哥俩听得一愣一愣的时候,娘舅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盒子。这是一个黑色的东西,长方体的,有一本书那么长,一支香烟那么高,厚度跟《新华字典》差不多。
背面是平的,正面的右边上下排着两个黑色的像两顶小草帽一样的东西;中间有一块比当时的连环画稍小一点的玻璃窗,玻璃窗里面有一根直立的红线,红线后面是一串串的数字;左边是一格一格凹进去的镂空的。镂空的格子条左上方有一块小牌牌,上面画着一只红灯。
娘舅把这个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用手捏住那个像小草帽似的小东西向右一拧,只听到“吧嗒”一声响,这玩意儿突然就发出了声音,把小哥俩吓了一跳。盒子里面传出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下面播送天气预报,今天到明天晴到多云,西到西北风三到四级,今天白天最高温度……”。
平时我们经常在广播里听到的天气预报今天怎么跑到这个小盒子里来了,真是奇了怪了。从小就好奇的我一下子就来劲了,围着这个会发出声响的东西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还不时地用手去摸一摸它。
这时娘舅说话了,“小赤佬,内拉勿懂了吧,格个么事叫半导体收音机。”(嘉兴方言“内拉”:你们。“格个么事”:这个东西。)
“半导体收音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我们不禁异口同声地重复了一遍。
原来,这个小盒子叫收音机,有些人管它叫半导体,红灯牌的。它是娘舅出差到青岛的时候买的。娘舅还告诉我们红灯牌收音机是青岛无线电二厂生产的,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算是很高档的家用电器了,一般的家庭可买不起。
“想知道这两个小东西叫啥哇”?娘舅看我好奇地用手触摸那两个像小草帽似的小东西时,笑着告诉我“这两个小东西上头这个是开关,下头这个可以选台”。说完,娘舅拿起收音机给我们演示选台。
只见娘舅用手捏住那个选台按钮左右旋转,玻璃窗后面的那根红线也随之左右来回移动,而收音机呢,也不时地发出“叽里咕噜咪哩嘛啦”各种腔调的声音:有男人的、女人的、唱歌的、唱戏的,真的是应有尽有。
“你喜欢听啥个台就停下来不要转了”,娘舅告诉我们。“让我试试看”,早已按奈不住的我由不得娘舅同不同意,拿过收音机就像刚才他选台那样的左右旋转。
“你选台个辰光要当心,要看牢格管红线”,娘舅见我选得起劲,连忙关照我“当红线碰到两个边廊厢时,你不能再转动了,要弄坏的”。(嘉兴方言“辰光”:时候。“看牢格管”:看住这根。“边廊厢”:边上)听了娘舅的话,我赶紧停手,生怕弄坏了这个宝贝。
从娘舅家回来后,我就一直惦念着这个宝贝疙瘩,心想要是自己也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那该多好啊。可是,按照当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买个半导体收音机那是一种奢想。
年,我中学毕业待业在家。有一天大姑妈家的二表哥到我家来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布袋,说是要送我一样神秘的礼物。当我打开布袋,一台紫红色木壳的收音机赫然出现在我眼前。表哥太了解我的心思了。我终于拥有了我朝思暮想的收音机。
从此,这台桐乡产的收音机一直陪伴着我,白天听,晚上听,有时还会吸引左邻右舍的人来听戏,正是好极了。
后来到我结婚了,买了一台美迪声牌立体声双卡收录机和一台西湖牌彩色电视机,这台陪伴了我11年的半导体收音机终于光荣退休了。在结婚后的几年里,因为有了收录机和电视机,我喜新厌旧,跟这台收音机脱离了关系。
大概在女儿上小学时,我又突然心血来潮对收音机旧情复燃。原因是那个时候正流行听单田芳的评书。为了听单田芳的评书,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从此每天晚上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必定会准时收听单田芳的长篇评书。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又移情别恋了,那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又被我抛弃了。也是巧了,当时正好我老泰山跟我说想要买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收音机送给了他。如此,这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也算得上是物尽所能,可以继续发挥它应用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