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景区码头前,一排游船画舫整装待发,在碧水蓝天映照下格外耀眼。泛舟湖上,碧波粼粼,城市繁华咫尺之间;湖心岛上,草木葱茏,亭台楼阁古色古香。这是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五彩”嘉兴新图景。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在红船精神引领下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在弘扬红色文化中,助推文化和旅游消费转型升级。
构建红色文旅消费体系,打造红色旅游标杆城市
为有效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嘉兴首先从红色文化发力。推出歌剧《红船》等文艺精品,精心打造“首创之旅”“奋斗之旅”“奉献之旅”3大主题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此外,嘉兴还积极与上海、贵州遵义、江西吉安井冈山、湖南湘潭韶山、陕西延安等红色旅游城市开展交流互动,推进城市间的红色旅游联动发展。
嘉兴市政企联合发力,提振疫情后文化和旅游市场,加快新时代“重走一大路”项目建设,加强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红色景区的联动,推出完整版的“重走一大路”红色旅游产品,探索红色旅游联动发展新模式;同时,整合丰富主题文创产品,结合景区“烟雨楼前”南湖文创、“南湖初心邮局”“红船南湖书苑”等品牌,联合市域内外优秀文创企业,挑选引入文化创意好、产品品质佳、实用功能强的各类主题文创产品,推广和打响嘉兴文创品牌;创建特色文化主题酒店,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以“四季嘉宴”为重点,做实“嘉肴百碗”消费体系,深挖“南湖船宴”内涵,推出灯光演艺、推广“水上党课”和会务等,推动红色文旅产业有效融合,全面助力嘉兴红色旅游标杆城市建设。
嘉兴市还开辟夜间消费市场新蓝海,策划推出“夜游南湖”“夜宴梅湾”“夜赏月河”等系列夜间精品文旅产品。据《浙江省省级夜间经济活跃度指数报告》显示,嘉兴以32.5的综合活跃度位列全省第四。未来,将深入推进南湖湖滨新天地、子城城市客厅以及“月芦文杉”片区开发,丰富文旅休闲业态的功能设置,全面提升南湖、环城河及运河沿线景观风貌和夜景亮化品质,着力开发具有嘉兴地方特色的水上船游产品和城市夜生活集聚区,形成以“一湖二河三街区”为核心,以“船游嘉兴”为特色的中心城市夜游新格局。
打通“互联网”,将文旅消费和体验搬上“云端”
一场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也倒逼加速了“云”旅游、景区预约制、VR打卡等智慧文旅业态的发展与升级。疫情下的文旅行业,从服务产品、消费者行为到内容导购链路,数字化都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旅游“内循环”的新形势,如何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产业、提升文旅消费,已然成为各地文旅的全新挑战。
嘉兴市率先建设智慧文旅综合管控平台,以数智赋能实现互联互通。
此外,数字化还带来一系列新业态、新玩法,推动着文旅消费扩容提质。例如,嘉兴市生态健康旅游季活动现场,“云上+线下”同步,将主发布现场通过抖音、一直播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发布了10条生态健康游线。之后还举办了非遗元宵晚会线上播映活动、市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云上专场演出等活动。
随着新经济形势、新产业形态、新消费习惯的形成,文旅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同时,旅游和商业、教育、交通等各个领域都在做重组和链接,而数字技术就是最好的“黏合剂”。
近年来,嘉兴市就已经加强与携程、马蜂窝等主流线上旅游平台的合作,通过美团数字化赋能和消费场景赋能两大抓手,共同推动嘉兴文旅产业品质提升、市场推广和智慧应用等供给侧改革;升级了携程嘉兴旅游旗舰店功能,推出跨界游、主题游等一批特色线路产品。
对此,美团华东政府事务合作专家黄伟表示,“在数字化赋能上,通过美团提供的景区门票预约排队系统、文旅大脑等数字产品,以及美团App和大众点评App的双核数字营销服务,推动产品、服务和营销模式的立体化升级。在消费场景赋能上,通过美团串起的美食、景点、商圈、住宿以及娱乐等在内的一站式消费场景,在消费券、夜经济等消费提振项目上,形成乘数效应。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转型窗口期已经到来,嘉兴试点是一个重要开端。”而嘉兴市也将继续与美团携手,推动合作落地,树立起省级文旅消费城市标杆,为整个长三角区域文旅消费提供有益借鉴和示范。
数智赋能有力提升文化和旅游数字消费新体验。未来,嘉兴市将继续探索“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促进5G技术和智慧文旅在提升体验游、保护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服务水平方面的创新应用。完善数字化转型战略,成立嘉兴市文旅大数据研究中心,修订相关建设标准。做好管理平台升级工作,对嘉兴智慧文旅综合管控2.0平台进行迭代升级,并搭建文旅公共服务总入口。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潜力的客源地,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方式进行重点营销,不断增加新客源。实现旅游消费市场“高中低”、“白+黑”式可持续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加强领域和区域的融合力度,着力形成文旅消费“中环线”
年7月,嘉兴市入选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加快旅游产业复苏,提振疫后文化和旅游市场信心,嘉兴市以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聚焦文旅消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进一步提振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嘉兴市通过强化旅游新业态培育,推动与特色工业、商贸购物、体育运动、养生养老、自驾营地等新业态融合发展,使单一性的旅游产品逐步升级发展为全域旅游概念下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同时将旅游的客源和产业的资源有效融合,加速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产业发展与合作交流处处长朱宇红介绍。
为着力开展嘉兴文旅跨界消费主题游线,嘉兴推出了旅游+科技美食夜游、旅游+影视文化摄影、旅游+工厂体验购物、旅游+乡村康养运动、旅游+红色文化研学等九条跨界消费主题游线,不断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为优化文化和旅游融合消费新产品,嘉兴寻找全领域的精准融合点,并积极引导博物馆、图书馆、非遗中心等传统文化场馆整合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旅游线路,尝试夜游博物馆、夜探非遗馆等项目,激发文旅消费。
为全方位拓展客源市场,嘉兴积极主动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组织参加重要展会等,聚焦海内外市场。
通过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钱塘江诗路文化旅游精品等构建文旅发展的新场景;通过将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着力推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旅游、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文旅消费新热点;结合“90后”“00后”的市场特征,烹出夜间文旅“大餐”……这些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热点的不断出现和文旅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让嘉兴文旅消费有着不可忽视的魅力。
年1月,《嘉兴市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多项创新举措开启进一步激发嘉兴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进阶之路。这一方案从推出消费惠民措施、提升文旅要素、培育发展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给力”政策措施,特别是在消费激励政策方面,每年统筹不少于万元的资金,专项用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此外,还围绕旅游、文化、住宿、餐饮、购物五大领域,开展文旅消费惠民活动,并推出精彩文旅活动来提升消费品质。
朱宇红介绍,此次方案的初衷旨在全面提振疫后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信心,振兴嘉兴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加快建设现代文化和旅游消费体系,努力培育消费热点,激发消费潜力,着力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知名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
责编:李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