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碗楼市
以前年少轻狂,老听长辈教诲“灯下黑…”
但从来没人告诉我,是这么个黑法。
嘉兴楼市到底有多妖?
据说,全国有两个地方,群演工种缺口最大——
一个是横店影视城,一个是嘉兴售楼处。
前者弹性定价,50一场起步,有台词的一场能拿到,祖坟上冒青烟的话没准能一夜爆红;
后者旱涝保收,95一天,不还价、不讲价、童叟无欺,如果愿意几乎天天都能找着活儿干。
别说,还真有精力旺盛的两头走穴。
就在我慨叹“当个群演也真不容易”的时候,悟饭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做牛做马和做不完的活儿。”
在此对灯发誓:嘉兴楼市作的妖远不止“找群演撑场面”这一个…
11月27日,嘉兴贡献了一幕“名场面”:
一对小情侣被中介开车带上高速,准备带到海盐县一新盘看房。
因为后排乘客没系安全带,被交警拦停。
女孩一看,警察叔叔来了,瞬间找到了大力水手吃菠菜的感觉——
一字一句地控诉起中介偷梁换柱的套路…
中介一看这阵仗,只好恨恨作罢,吓没吓尿咱就不知道了。
其实这种事儿还真不是一回两回——
今年4月份,也有一杭州临平老兄遇上类似的恶心事儿:
当时,这老兄被中介小哥在海宁带看一整天,迟迟没能下单。
中介小哥嘴皮都快磨破了,但杭州老兄的无动于衷让中介心态崩了,一合计——
你这一天,吃我的、喝我的、油钱没少花,到头来不下单让我瞎忙…
NND,爷今儿不给你来一出尿遁算对不起你。
临平老兄就这样被甩在高速服务区;
后来,这一出还上了本地王牌新闻节目《黄金眼》接受了全市人民的围观…
科普一下,这档节目承包了杭州人民茶余饭后的笑点,人送外号“奇葩大本营”。
各位看官,瞅见没?甭管市场好不好,中介撒气的招数都是一个师傅教的——
不是强行拉上高速,就是强行甩下高速。
你卖房就好好卖房,咱也不知道你一天到晚老跟高速较什么劲…
有看官说了:“惹不起躲得起,以后去嘉兴看房,自驾不就完了吗?”
且慢!
你以为自驾去嘉兴看房,就能躲过案场套路吗?
Tooyoung!Toosimple!Sometimesnaive!
你听说过看房满意交定金,后来定金没有变房款,而是变成“服务费”吗?
你听说过付完20万“茶水费”,可是低价卖房筹到钱,去买所谓“锁定房源”时,被别人高价截胡的吗?
你听说过20万捆绑车位,交房时才知道买到的不是车位产权,而是20年使用权吗?
我特么也震惊了——
咋这些事儿全都发生在嘉兴?!
路子为啥这么野?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最近,连嘉兴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12月6日,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拉着11部门一起引发了《嘉兴市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规范专项行动方案》,核心内容两条:
一是有效遏制房地产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健全监管制度,加大查处力度。
涉及部门之多,文件措辞之强,整治范围之广,堪称五年来之最。
要没猜错的话,这些年靠着野路子虎口里夺食的小蜜蜂好日子快到头了。
可真正发人深省的事儿是,不是穷乡僻壤,不是犄角旮旯,是怎么把妖作出逆天水准的…
1)奉旨傍大佬
嘉兴,可能是全国地理位置最独特的城市:
距离上海、杭州两个虹吸大魔王都只有半小时高铁里程。
身处嘉兴,能明显感受到这里年轻人偏少,中老年偏多。
尤其是和两边的大佬比起来,这种反差无疑被进一步放大了。
你说嘉兴“成也区位,败也区位”;
没关系,摊上旁边那俩邻居,让嘉兴一边被虹吸一边讲故事:
“上海价高没房票?嘉兴住宅要不要?”
“杭漂租房又一年?嘉兴刚需随便捡!”
“结婚搞定丈母娘?嘉兴住房来帮忙!”
“想把爸妈接身边?嘉兴房产记心间!”
“上海通勤太虐心?嘉兴直通大虹桥!”
“杭州蜗居太难受,嘉兴改善瞅一瞅!”
“告别上海一张床,拥抱嘉兴大三房。”
“投资环杭有妙招,杭海城际瞄一瞄!”
“南湖秀洲新房少,桐乡嘉善搞一搞。”
……
列位,要不观察多时,上面这打油诗你写不出来。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天意让我生在此处,那咱就甭客气奉旨傍大佬吧?还有啥好说的!
更狠的是,太多嘉兴房产人动不动就拿出过去几年里“嘉兴涨幅反杀杭州,冠绝浙江”当话佐料。
喏,就是这张图——
还不往套里钻?好办,看我终级杀手锏——
开发商会跟客户签订一份“特价房保密协议”,然后千叮咛万嘱咐“不要跟别人讲,因为你买的就是最便宜的”;
实际上呢?这份所谓“特价房保密协议”两毛钱一份,因为案场给所有买房人的都是“最便宜的特价房”。
2)调控洼地不是白当的
不要落户,无需社保,所有外地人都能在嘉兴购买一套房——
为数不多的限制是五成首付和两年限售。
这两条对外地买家约束到底有多大,来看看沪牌和浙A牌大巴上呜呜泱泱下来的人就知道了。
在一众环沪城市里,嘉兴始终掉在调控洼地里,而且人家可能就没打算爬出来。
何况,嘉兴确实人杰地灵、天赋异禀。
再看看昆山,经济底牌和通勤便利好于嘉兴,但社保两年赶跑了不少人;
南浔和吴兴的房价比嘉兴便宜了一大截,但是经济底牌与通勤便利也差了一截;
南通的政策虽也宽松,但想想这座城市老龄化和人口外流,再加上“南通南通,路路难通”的咒语,也只能恨恨作罢…
讲真,既环沪又环杭,还房价适中、调控最少的,貌似只剩嘉兴了…
列位,垄断的买卖是真好干,嘉兴是不是指着这个先天优势嗷嗷卖地咱不好说;
但它的财政在全国普通地级市里,名列前茅好多年了。
3)池浅王八彪,各作各的妖
跟多万的户籍人口相比,嘉兴辖区面积并不算小。
但市区空间有限,下辖县市各自为战的风格,放在浙江省毫无违和感。
嘉善、平湖逮住上海这头奶牛一顿狠唑;
海宁、桐乡自身家底不错,又能炒环杭概念;
最具有老黄牛精神的海盐县,近两年也开始嗷嗷拉人头卖地卖房了…
嘉兴所有县市建成区都不大,但各种你能想到的概念它都能玩个遍。
久而久之,乡镇盘层出不穷,而且供应量感人。
空间分散、概念分散,价值认同自然会分散。
最后一定会表现在资金流向四分五裂。
接下来呢?除了内卷,没有别的可能。
嘉兴楼市曝光出的各种乱象,不过是内卷的症状罢了。
加之这个市场本身便由本地人与外地人二元主导,信息不对称无疑加剧了作妖的奇葩指数。
嘉兴,到底还能买吗?
我知道嘉兴地理位置特殊,一边上海、一边杭州,而且自身民生底子不错——
但有一说一,嘉兴楼市还真不是给沪漂、杭漂准备的。
纵使最早杀入嘉兴市场的那一批老上海、老杭州可能赚个盆满钵满调羹满;
但他们大多是市区万把块不到一平米的时候买进的,别说横盘,就是割肉也不会赔。
你今天再跟着去凑热闹,大概率是得不偿失的。
还记得刚刚提到过嘉兴在过去五年中领涨浙江省吗?这恰恰是嘉兴不值得的最大缘由之一!
你只看到科技城、南湖新区、秀湖、国际商务区单价+、倒挂万把块咔咔往外卖房;
但茶水费、号子费、找关系、绑车位…一顿操作下来,小蜜蜂和置业顾问向你展示的倒挂空间还能剩下几分?
对这些细节视而不见,那就是只看到狼吃肉,看不见狼挨打。
特别是年,嘉兴市民集体坐了一把过山车——
今年上半年去嘉兴调研时,笔者曾面基过一位北师大附中学区房的业主;
我问“为啥能值4万?”,他告诉我“必须值4万”,看那气势似乎我再质疑就只能等着挨抽。
半年多过去了,如今元/㎡成了“最后的心理关口”。
另一市区次新盘,上半年法拍价元/㎡一出,别说本小区业主,就连旁边业主都跟着沸腾了;
可到了下半年,还是这一亩三分地,业主纷纷下调挂牌价到元/㎡,成不成交还得看天意。
眼瞅着一个月成交不了几单,两区五县不少中介店面干脆关门,中介小哥提前回老家;
还想挣扎一会儿的中介,干脆转行网约车、送外卖,甚至有人重新走进工厂回归流水线…
二手房这个急转直下的表现,直接干掉了新房市场的中短线预期——
可三道红线还在,开发商“活下去”的求生欲还在:
车位不绑了、精装包不加了、茶水费不要了;
分销、提佣、雇群演一键三连——
只为能让年报的数据不那么难看。
有较真儿的硬茬儿质疑了:
说车位、精装、茶水费本来就不该收,这些东西都可以拿来当“优惠大酬宾”宣传,本身就是耍流氓。
开发商哪儿管你那么多?
蓄客难、去化慢的问题才是让他们最焦头烂额的。
友情提示:今年5.20、8.30两场土拍,还有大量新盘没上市呢…
至于周边县市乡镇,所谓“涨幅逆袭杭州”不过是不负责任的神话,“买得进、卖不掉”才是血淋淋的生活。
嘉善、平湖、海宁、桐乡、海盐到处是抛不掉的二手房——
本来接盘侠就不多,何况本金还挺少。
笔者一位相识多年的桐乡老朋友,去年在杭州未科买到了一处维权盘;
但面对一言难尽的交付品质时,她表现得比谁都释怀。
以下对话各位看官揣摩揣摩?
-“大几百万的房子咋就那么看得开?”
-“去年卖了两套桐乡旧房才在未科上车,全当是不幸中的万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