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哪壶不开提哪壶嘉兴为何给自己树如此高难
TUhjnbcbe - 2025/6/4 22:46:00

-03-:53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王杭徽

开年首月,嘉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

2月27日,嘉兴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动员大会,提出到年,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对嘉兴而言,这是怎样的一个目标?动员大会上,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一句“哪壶不开提哪壶,提了哪壶开哪壶”,精准概括了这一目标背后的艰难,也多少透露了确定这一目标的诸多思量。

树了一个“最难”完成的目标,为何还要如此高调?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思考?又将如何“言出必行、使命必达”?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为你解读。

动员会现场

“最难”的目标

之所以说“难”,首先在于达成这一目标的要求非常高。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可以称作是国家生态市县的“升级版”。不仅承载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深刻内涵,也是一个市县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上的最高标准和全新境界。

单单创建指标,就包含六大领域、十个类别、41项指标。41项指标中,又包括约束性指标19项、参考性指标22项。事实上,虽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已经颁发两批,但在省内11个地级市中,仅有一个湖州市获此殊荣。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少省份甚至连一个地市级都未入选。由此可见,标准之高。

要求高偏又遭遇底子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年、年连续两年,嘉兴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均排名全省末位。而据嘉兴市生态环境局专门分析,对于嘉兴来说,尚有14项指标目前还未达到创建目标要求且差距较大。

年嘉兴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情况

比如几个关键创建指标:环境质量方面,到年,要求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三类水比例要达到78%,但嘉兴目前为41.1%;省控以上地表水断面三类水比例要达到85%,嘉兴目前为50%。生态保护方面,到年,要求全市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2%以上,但嘉兴目前为仅10.38%,不到创建要求的一半。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嘉兴提出过不少国家级或等同国家最高水平的创建目标。比如在获得“长安杯”后,提出打造中国最平安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后,努力建设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满堂红”背景下,全力打造健康中国“样板地”……

这些目标,有些是“水到渠成”,有些是“厚积薄发”,但反观巨大差距下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标,其创建难度显而易见、一目了然,可谓嘉兴近年来提出的“最难”目标。

大禹鼎

“高调”的背后

当天的动员大会,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受邀参会,她与嘉兴市委书记张兵比邻就座,并做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凝聚合力、形成联动。”“省生态环境厅将进一步加大指导支持力度,为嘉兴加快创成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直接邀请创建主管部门的“一把手”参加动员会,并让她“直接动员”开展创建,嘉兴彰显了“智慧”,也更显“高调”。

为何如此“高调”?在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看来,一是回应期待。张兵在动员会上生动的比喻:“无论是让红船圣地的‘红色’更加鲜艳,还是让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金色’更加耀眼,都离不开生态文明‘绿色’的衬托。”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嘉兴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决行动,更是嘉兴作为红船启航地的责任担当。同时,也是嘉兴落实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作为嘉兴首位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流经江浙沪三地的太浦河

二是树立导向。张兵说,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快乐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持续增强,希望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就是嘉兴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举措。“树立明确的民生导向,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标配。”

三是激扬斗志。在2月11日开年首日的“三干会”上,嘉兴吹响了“创新争优、追梦奔跑”的“冲锋号”。会议明确要求嘉兴各级各部门都要自我加压、高点定位,设立的目标绝不能是轻轻松松、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也决不能是亦步亦趋、跟着平均值的,而是要体现“争先创优”的要求,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追求。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无疑是“随便一跳摘不到,拼命一跃才够得到”的目标追求。

高点定位下,嘉兴唯有奔跑。

钱易院士

“圆梦”的路径

动员会上,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在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看来,这三个细节正是决定嘉兴今后能否成功创建的关键。

细节一:主席台上,坐在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身边的,除了上述方敏厅长外,还有一位白发鹤颜的老人。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钱易教授。

动员会上,钱易院士从张兵手中接过嘉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总顾问的聘书,并在会后第一时间,为全体参会人员作了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为嘉兴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提供专题辅导。

正如前文所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指标多、标准高、考核严,嘉兴必须踏实、务实、老实的走好每一步。聘请钱易院士“坐镇”指导,相信嘉兴一定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步创建路。

细节二:动员会上,一份成立嘉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名单当场宣布。

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共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嘉兴市委副书记孙贤龙担任第一副组长;另外,6位副市长、1位政协副主席担任副组长。

不难看出,在嘉兴,这一设置已属“顶配”。两位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当组长,以上率下、身先士卒的意味不言而喻,立标杆、作示范的效用,想必将更加高效的推动今后各项创建工作。

施晓松带队视察

细节三:75后的施晓松从张兵手里接过嘉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匾,他将担任创建办专职常务副主任。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施晓松此前的职务是嘉兴市政府副秘书长、嘉兴市治水办主任。熟悉嘉兴的人都知道,水环境一直是嘉兴生态文明建设短板中的短板,此次施晓松转任嘉兴市委副秘书长、创建办常务副主任,想必能够继续在熟悉的工作领域,尽快补齐这块短板。

更为重要的是,嘉兴水环境治理成效是嘉兴过去5年,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中,最值得骄傲的闪光点。相信“以5年治理,追回了20年生态建设时光”的治水决心、信心和勇气,将得以更好的继承。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嘉兴的示范市创建,必将擂动最响的战鼓。

诚如嘉兴市委书记张兵所说,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就是下定了“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大决心,卯足了“提了哪壶开哪壶”的大干劲,不管有多么艰难,都决不退缩,拿出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争先创优,坚决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翻身仗。

1
查看完整版本: 哪壶不开提哪壶嘉兴为何给自己树如此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