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云南打好主动仗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降到最
TUhjnbcbe - 2025/6/8 16:35:00
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云南省扶贫系统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相关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停顿、不松劲打好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主动仗,争取把疫情对脱贫攻坚收官工作影响降到最小。

一、迅速转变角色,发挥最大效能

各地全力响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把脱贫攻坚组织指挥体系转变为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调查员”“宣传员”作用;利用春节期间贫困群众返乡、乡村两级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排查契机,组织村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抓紧排查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存在问题;加强查缺补漏和问题数据比对清洗;利用扶贫大数据平台为梳理筛查外出务工、求学、服役等返乡人员提供助力。驻村扶贫干部成为战“疫”与战“贫”前线的“排头兵”“主力军”,在两场战役中凝聚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和攻克“贫困堡垒”的强大合力。昭通市所有村级脱贫攻坚指挥部立即转换为疫情防控“作战指挥部”,全市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名脱贫摘帽督导员1月29日全部到岗到位,与镇村干部、医务人员、党员、志愿者一道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形成了个阻击战网格阵地。曲靖市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名工作队员,以战时状态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大理州剑川、弥渡、云龙三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平台和电话联系等方式,分析排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并按照实地评估检查的相关要求做好准备工作。红河州充分运用“动力小站”积分奖励机制,对配合本村疫情防控工作,能够保持自家环境卫生,注意个人清洁,做到不聚会、不串门、不访友、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和少出门、戴口罩的村民给予积分加分。这种“呆在家里就能得积分,用积分兑换物品”的激励办法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也成为基层干部督促群众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措施。

二、精准组织对接,促进劳务输出

昭通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疫情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推动复工复产,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头号工程”。在所有贫困乡镇和人以上的49个集中安置点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站个,聘用名就业专干,以个乡镇、个村级党组织、个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实施网格化管理。发动2.36万名县乡村干部、名驻村队员,将农村劳动力摸底调查和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同部署、同推进。按照“尽可能原岗返岗就业、尽可能外出就业、尽可能到广东省就业”的原则,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工作机制,与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一日一对接,精准匹配求职意愿与岗位供给。成功为2.03万人匹配省外岗位。2月13日,全省首发务工专车从云南昭通发往浙江省嘉兴市。截至2月18日,首趟专列输送人到浙江海宁返岗复工;辆专车输送人到广东、浙江等地返岗复工;名医务人员对1.4万名返岗复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测,42名人社干部、24名医务人员全程跟车返岗服务;通过宣传发动、健康检测、交通保通服务,保障自驾车、搭车和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返岗复工人。

曲靖市及时转变工作方式,把就业扶贫“春风行动”切换为“线上招聘”模式,结合疫情防控排查,全面开展劳动力摸底调查,形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需求清单。及时推送到村到户岗位清单5.8万余个。通过就业服务“清单管理”,目前岗位对接意向成功率在80%以上。会泽县依托沪滇、粤滇劳务协作、就业扶贫合作机构、省外优质企业,已收集发布省外用工岗位信息个、县外省内个、县内岗位个。保山市政府出台11项措施帮助全市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制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工作行动方案》,目前全市已有40余家企业正常生产,30余家企业申请复工复产。

三、挖潜本地岗位,推动就地就近务工

昭通市对返乡人员中有意愿在市内就业的4.77万人和无法继续外出务工的10.38万人,依托蔬菜、马铃薯、苹果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等产业,充分挖掘吸纳本地就业潜力,“四个一批”就地重组就业模式。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吸纳一批。二是依托高原特色产业吸纳一批。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产业配套吸纳一批。四是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吸纳一批。

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有效解决易迁群众就业问题,让其搬入新家后不因疫情而影响生产生活,产业就业工作站积极与县内用工企业对接,在充分做好健康检查、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有序推荐转移就业。目前,已搬迁入住的户名劳动力已转移就业人。2月17日,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23户易迁群众在产业就业工作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鲁甸县粤旺食用菌产业园完善相关承包手续,投入到食用菌生产管理工作中。目前,个种植大棚已全面完工,已完成种植个,其中15个为前期易迁群众承包种植,50个大棚正处于鲜菇生产期。每户可实现增收多元。

怒江州实行领导干部对接服务企业制度,主动上门服务,在解决群众就业难题的同时解决项目建设复工难题。目前,全州已通过“就业彩云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打好主动仗把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降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