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0/11/5 18:45:00
嘉兴方言的谚语里有大量的流传在民间的生活类、哲理性谚语。在说这些话之前,嘉兴人往往用“老话讲……”或者“老闲(ái)话讲”的句式开头,这些老话代代相传,长期流行在乡村街巷,指导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俗话里也夹杂着谐趣和比喻,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有时还很具权威作用。一些比较古的谚语,还停留在农业社会的生活状态,比如,“金窠银窠,勿如草窠”;“养儿防老,积谷防荒”;“金元宝满箱,勿及儿孙满堂”;“困晏朝,吃厚粥”等类似谚语,视野比较狭窄,当然也从侧面反映了嘉兴一地安居乐业的生活。另外,“儿子像娘,金子打墙”;“三代勿出舅家门”;“巧媳妇,两头瞒”;“廿年媳妇廿年婆”等是指家庭生活的。也有表现对生活态度的,“一礼还一礼,糯米还粽子”;“礼多人勿怪”;“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是指生活中的交往,也有体现得过且过的,像“人算勿如天算”;“脚踏西瓜皮,滑到啥里算啥里”等。又如“新造毛坑三天香”;“自家骗自家,慈姑烧芋艿”;“要吃羊卵子,勿顾羊性命”是表现人们做事情时的方式,像“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狮子大开口”是描述对方说话的不成体统或是夸口瞎说。还有丰富的教育类俗语,像“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秀才不怕衣破,只怕肚里没货”;“桑条自小压,人要自小教”等,这后一句是用有地方特色的桑树来作形象的比喻。像“人无千日穷,花无百日红”;“瓶口塞得住,人口塞不住”;“鸭多勿生蛋”;“刀削豆腐两面光”;“台上握手,台下踢脚”“一方蛐蟮吃一方泥”;“有钱是条龙,无钱是条虫”;“摆渡人勿慌,乘船人稳当”等则是反映了社会世相百态。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商品流通,经济发展,一些涉及商业类的谚语使用得多了起来,茅盾在《子夜》里提到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谚语就是反映彼时商业竞争的残酷。“勿怕勿识货,只怕货比货”;“货比三家不吃亏”;“便宜无好货,好货勿便宜”是购物的经验。“做生意靠奸,种田人靠天”则是受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无商不奸;“羊毛出在羊身上”说的是成本和利润间的密切关系。还有男女情爱婚恋方面的谚语也很有特色,直白而大胆的,像“男想女隔重山,女想男隔层纸”;“十八廿三,抵过牡丹”等;说明夫妻生活重要的,“夫妻呒没隔夜仇”,“一夜夫妻百日恩”;说明妻子重要的,“讨老婆勿着一世,做生意勿着一遭”;“家有贤妻,祸事少临”;“少年夫妻老来伴”等,也有指出情人关系的,“家花勿及野花香,可惜野花不久长”;“露水夫妻,好景不长”等等。嘉兴还有不少描写风土、方俗的谚语,如“金平湖、银嘉善、铁海盐”是说各县的富裕程度;“下三府的桥,上八府的庙”是说浙江杭嘉湖地区与浙东、浙南的风景特点;“桐乡桑剪盐官刀”这是说土特产;“海盐宝塔高,不及塘上草”是指海塘的成就和所起的巨大作用等等,无不作了鲜明的表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