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因物产丰富,自古就是经济重镇。境内有古色古香的乌镇、西塘,集山、海、湖为一体的南北湖,江南大户西园,风光优美的九龙山,弄堂里的烟雨楼等景色,一步一景,江南的娉婷,水乡的风韵表现的淋淋尽致。
景点▲乌镇
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作为典型江南水乡,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
▲西塘古镇
古名斜塘,平川,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赢得广大游人们的青睐,而其中的临河而建的沿街廊棚最为引人,它是水乡特有的建筑,其至今保存着多米长的廊棚已变成当代人赏古、探幽的休闲一餐,除此之外景区内多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西栅
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苏州和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
▲烟雨长廊
西塘有一条临河的廊棚人称“烟雨长廊”,意思就是带屋顶的街。西塘的雨廊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廊棚多为砖木结构,集中在北栅街、南栅街、朝南埭等商业区,既可遮阳又可避雨。
▲东栅
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当年电视剧《似水年华》的大部分取景便是在东栅,古朴的民居沿河岸铺展,一片古色古香的青瓦白墙,热闹的商铺和客栈临街而设,很是热闹繁华。而且当地还生活着许多居民,因此东栅的生活气息很浓。
▲南湖
自古以来是市境各主要河流蓄泄的枢纽,海盐塘注入其中,平湖塘、嘉善塘与之相连;长水塘经西南湖亦贯注其中。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当地荷花诞,形成一个游览性的节日活动——"观莲节"。
▲石皮弄
位于西塘镇下西街,"种福堂"西首,是夹在两幢住宅之间的露天弄堂,建于明末清处。石皮弄是西塘最长的弄堂。在西塘镇条长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宽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由块石铺成,弄面平整,下为下水道。弄深而窄,石薄如皮,故名石皮弄。
▲西园
西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风景优美。东侧假山上有“听涛轩”茶室,因假山上有白皮松1株,高数丈,风来稷稷有声,故名。
▲茅盾故居
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平方米,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坐北朝南,是我国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
▲乌镇古戏台
位于东市河河东,修真观附近。是修真观的附属建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与修真观一样屡遭毁损。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
▲江南百床馆
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当地人又称赵家厅。面积约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从富商大贾到极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各式木床无不具备,从一床一室到一床多室(床内备有化妆间、卫生间、仆人间等)。
▲烧香港
跟香港没半毛钱关系,而是以前河道两岸庙宇众多,善男信女们乘着小船来此烧香,故名烧香港。这里是最早的繁华中心,既是一条街道、也是一座河港,这里小河悠悠,却藏不尽曾经的富庶。烧香港附近景点有倪宅、五福桥、圣堂、明清木雕馆,可以沿路细品。
▲宏源泰染坊
中国的蓝印花布世界闻名,乌镇则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宏源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蓝印花布,俗称“石灰拷花布”、“拷花蓝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精品,已有上千年的印染历史,传说由一名叫葛洪的农夫为爱妻所创,以其价廉物美,一直流行于民间。
▲昭明书院
因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曾在此设馆就读而得名,为桐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乌青镇志》记载,梁天监二年,萧统曾随老师沈约来乌镇读书,并建有书馆一座。后来,书馆塌毁,遗迹残存。
▲老街长弄
乌镇街、坊、巷的数量和规模非同小可,俗称有四门八坊数十巷。据民国时卢学博编修的《乌青镇志》记载,当时尚存有八坊八街六十八巷的规模,其中八坊分析为四十七坊。八大街为常春里大街、澄江里大街、通里大街、南大街、中大街、北大街、观前街和东大街。
▲逢源双桥
因其上有一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桥下有水栅栏,系古时水路进出关卡。站在逢源双桥上,是眺望财神湾的极佳视点,极目一望,东市河南岸垂柳依依,北岸水阁逶迤,令人心旷神怡。
▲醉园
共有三进院落,面积二百多平方米,是一个老宅花园,游客举步寻游,池石玲珑,回廊通幽,翠竹生妍,秀色醉人。醉园的意思有三层:一是因“醉经堂”-醉读经书之意;二是园内景色醉人;三是沉醉于版画艺术。“醉经堂”为王氏世祖王志熙修建,王志熙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书画家,攻楷、行、草,擅诗、画,园内至今还留有他的墨迹。
▲送子来凤桥
来凤桥位于小桐街东侧,建于年,为三孔石板桥。传说建造时,适有一鸟飞来,造桥人认为祥瑞,取名“送子来凤桥”,清康熙四十八年、道光十五年重修。来凤桥于年重建,其造型及结构别致,适于旅游观赏,为新景点之一。
▲环秀桥
建于年,它跨当年的小桐、北翠两圩,是西塘镇上最早的高桥。相传昔日晴天时站在桥顶可以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此桥在年突然倒塌,轰然一声,响达数里,压死7人。后建成木桥,解放后修成单孔水泥桥,年又重建石级拱桥。是从长廊去往石皮弄的必经之桥。
▲皮影戏馆
皮影戏又称戏影人生、土电影,起源于北宋时的北方,南宋时传到江南一带。在江南已有多年的历史,乌镇皮影戏属南派。至抗战前后,乌镇尚有12个皮影戏班子,走乡串镇,演出颇多。解放后随着电影的发展而日趋减少,至文革中完全停止,大量的道具也在“破四旧”中被付之一炬。
▲水阁
是乌镇独具一格的建筑形式。水阁的构造比较特别,人们在傍河的房屋背后,以木柱或石柱立在河上,架上横梁,再在上面搁上木板,就成为伸展在河道上的水阁。水阁三面有窗,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凭窗外望,市河水上风光尽收眼底。水阁建筑东栅也有,不过西栅的更为壮观,连绵回转一点八公里长的水阁,揽不尽枕水人家的秀美景色、美丽风情,到此一游,方知“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称名符其实。
▲益大丝号作坊
乌镇素有“丝绸之乡”之称,物产富足,其地宜桑,乡民多以养蚕作绵为生,更兼河港纵横,舳舻相继,乌镇便成为了囊被全镇兼而辐射周边地区的丝绸业集散中心。至清代中晚期,镇上丝业愈加鼎盛,店肆林立,其中不乏张同盛、徐添源等财力雄厚、声誉卓著的百年老店。
▲里仁港
里仁港在镇北,明万历进士太常寺卿李奇珍居此,借古书中“里仁为美”取名里仁,港街同名。街西为春作埭,东到粮库,全长.5米,宽为2米,最宽处达6米,南北间筑石桥,桥上有4只石狮,故名狮子桥。
▲倪宅
位于西塘烧香港南,游玩醉园初来,沿烟雨长廊前行,过了鲁家桥便到,桥两边景色迷人,尽显小桥流水景色,而今天的主角倪宅便低调的坐落其中,其主人是近代的人民公仆倪天增的祖居地,倪天增廉洁为民的精神也使倪宅成为浙江省十大廉*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水上集市
位于乌镇西栅的水上集市,原是四乡八邻的早市:一大清早,小船载着新鲜的蔬菜和家养禽畜,来到四通八达的河道枢纽出售,顺便也可喝个早茶。临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声,船就会摇到水阁边,不出门也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很受居民喜欢,所以至今仍兴盛不衰。
▲望仙桥
建于宋代,座落在镇南烧香港底福源宫前,初为单孔石台木板桥。相传以宋代福源宫道人唐立桥望仙得名。
▲乌镇老邮局
乌镇有着悠久的邮*历史。唐朝时候的乌镇就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元朝正式有了马驿和水驿之分,在乌镇镜内设置的大部分为水驿,就是用船运传递公文岂,驿站内设有固定船户,负责传递官方文书。乌镇西市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乌镇老邮局就位于西市河畔。
▲财神湾
旧时叫转船湾,因乌镇的水系比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栅头河道越窄,船只也不易掉头,所以当地人就在这儿开塘挖河造了一个能使船只调头的地方。乌镇的这位东路财神的所在之处从前为集市,现在则有香山堂药店、财神堂、逢源酒楼、财神湾茶庄等休闲场所,已成为古镇住民新的聚集中心。
▲江南民俗博物馆
是国内惟一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民俗博物馆,据介绍,这些馆藏家具、漆具的制作年代多为清代,少数延至民国。它们集雕刻、堆塑、绘画、贴金、泥金、罩漆等工艺于一身,朴素、古雅而富丽,其中的“中国红”朱砂漆工艺可称中华工艺之瑰宝,是宁绍地区传统漆器、雕刻技术的综合体现。
▲草木本色染坊
是位于西栅内的手工环保印染晾晒大型工坊。工坊占地平方米,晒布场地以青砖铺就,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草木本色染坊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彩烤色彩丰富,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的,像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都是提取色彩的原料,所以这个染坊在当地叫做草木本色染坊。
▲三寸金莲展馆
展馆共展出历史中国不同各地的缠足鞋双,还有众多的图片及缠足用具,并配有详实的文字说明。乌镇三寸金莲展馆提供一个了解金莲历史的窗口。不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不看到这些三寸甚至不足三寸的鞋子,你也许永远无法理解千年间中国女人曾经的欢笑和泪水。
▲水上戏台
戏台的表演台是两边相通的,便于走台换场;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中间是宽敞的散席,这是给普通的戏迷看戏的地方;两边则是阁楼,相当于现在的包厢,大多是有钱人包下的。戏台正中的表演台可谓富丽堂皇,特别是台中屋顶藻井更是金碧辉煌。戏台屋顶的四周雕刻着明、暗八仙,形象栩栩如生。
▲江浙分府
明代称浙直分署,是乌镇历史上特有的一个*府机关。职掌巡盐捕盗,兼理地方词讼,俗称二府衙门。自明朝嘉靖间设立,至民国初撤销,几经革復,数易其址,历时三百七十余年。清初沿袭明代建置,仍为添设同知,署所依旧。顺治四年奉例裁革,廨宇尽毁。
▲白莲塔寺
乌镇素有“一观二塔九寺十三庵”之说,一观是指东栅的修真观,二塔中的其中之一就是白莲塔寺。乌镇的佛教传入较早,在南梁时期就已出现一定规模的寺庙建筑,在乌镇历史上寺、庵、庙、祠最多的时候有53处之多。白莲塔原称金莲塔院,后称白莲塔寺,建于北宋崇宁年间,原位于乌镇十景塘的北面、天井巷西面,当地老百姓都喜欢称呼它为西宝塔,这是由于它与东栅的寿圣塔遥相呼应,故在乌镇有东西宝塔之说。
▲厅上厅
又叫朱家厅,是乌镇一个朱姓大户人家的宅院,乌镇人都喜欢称其为“厅上厅”。在乌镇,有许多大户人家的厅堂宅院,像东大街的徐家厅、赵家厅等,这些房子建筑风格别致,厅堂雕刻精美。朱家厅不仅汇集了这些大宅院的特色,而且也是乌镇独一无二的一个厅,它的特点就是“厅上有厅”。
▲水舞台
位于西栅大街的西端,是个露天的集会、演出场所,因其风格独特,气势宏大而成为一个观光景点。从龙脊围墙边的东门进去,多个由原木铺就的观众席成扇形展开,逐层升高,葱郁的树木间隔在通道中和四周。居高临下,近七千平方米新月形湖泊中的主舞台尽收眼底,湖中一座残破的石拱桥无言的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交通飞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地址杭州市萧山区机场高速电话-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