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宋以来,嘉兴就是全国丝绸生产发达地区之一,素有“丝绸之府”之称。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盆、筐就是原始的缫丝器具。
晚清时期,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工艺。在光绪末年(年)时,嘉兴已有五家“官商合办”的机械缫丝厂。到了民国初期,机械缫丝厂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
据《浙江丝绸志》记载:年(民国十五年)6月,湖州南浔富商周庆云在塘汇镇开办了厚生丝厂。资本10万元,购置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意大利立式缫丝机台、木头脚踩式缫丝机80台。“、年,厚生丝厂早上‘呜…呜’地放出了上工号,几百女工提着饭篮匆匆进厂,有一股生气。”这是台湾台北“嘉兴同乡会”年发表在《嘉兴今昔》创刊号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景象(摘自《嘉兴文史资料通讯》第三十四期)。可见厚生丝厂刚开办之时,影响力较大。
民国二十五年,嘉兴县有“纬成鹤记”、“福兴”、“秀纶”、“厚生”等12家丝厂,共有缫丝机台。
然而,好景并不长,当时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了国内市场,同时又遭受日本丝低价倾销的冲击,厚生丝厂举步维艰。抗日战争的爆发更是给厚生丝厂带来了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蚕茧交易实行了统购统销,规定了私人不能经营蚕茧生意。从此,厚生丝厂退出历史舞台。
年初,塘汇中学搬入到“厚生丝厂”去办学。年,塘汇中学设嘉兴城乡建设分校,与市城建委联办,与塘汇中学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年3月18号,城乡建设分校改名为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装饰,市级示范专业有市*工程施工与监理、建筑经济管理。
目前,厚生丝厂留下的建筑共三幢,位于学校南部、长纤塘沿线,是嘉兴市区第二批历史建筑,历经岁月洗礼,丝厂老建筑保护不容乐观,一度成为危房。近年来,学校加大了保护力度,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修缮,对建筑本体进行维修加固,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如今厚生丝厂旧址面貌焕然一新,赋予了新的功能,并定名为鲁班园,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走进鲁班园,建筑、铺地、亭台、雕像、绿化自成一体,建筑集中在鲁班园西南角,取名“厚生园”,一是凸显学校“明德厚生、笃学强技”的办学理念,二是结合厚生丝厂原址名称。厚生园内设置了“一馆一坊一室”,其中一馆为古建文化展示馆,一坊为木作工坊,一室为大师工作室。
厚生丝厂原址是民国时期的工业遗存,具有一定的行业发展标志意义。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在秉承“修旧如旧”、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进行修缮,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功能转换,赋予其新的活力,让传统与现代的多元色彩在这里和谐共生。
供图、供稿:市建设局科技设计处
编辑:赵文慧
审核:朱斌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