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统筹城乡发展看嘉兴丨打造电力服务城乡统筹
TUhjnbcbe - 2021/5/7 16:31:00

年,嘉兴市农村配网投资近8亿元,涉及乡村振兴改造的49个电网配套工程全部完工;城区配网供电可靠性接近99.%,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达99.%。

多年来,国网嘉兴供电公司在夯实农村电网基础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新时代“三农”的电力先行官作用,不断探索国际一流配电网建设,拓展延伸供电服务,在充足的电力保障下,农民生活发生蝶变,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保障农户增产增收;乡村旅游全面开花,“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在嘉兴,“农村人”也和“城里人”一样拥有完善的供电配套设施,源源不断的舒心电、小康电、致富电,让农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有盼头。

如今,乡村电气化正大步迈上新征程,电力服务城乡统筹的“嘉兴样板”已触手可及。

●农民生活发生“美丽蝶变”●

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员服务队队员为雪水港村农户安装电灶(宋丹摄)

“以前夏天烧个饭,出来就是一身汗,整个灶房都呛得很。而且一个人做饭比较困难,既要管柴火,还得看着菜。现在好了,有了这个电灶,啥难题都解决了!”

站在土灶前,许卫东从大锅里把最后一道菜起锅装盘,关了按钮,转身让等在一旁的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

许卫东口中的“电灶”,从外观来看和土柴灶没什么两样,但“芯子”却是大大不同。

在不改变土灶原貌的基础上,把电磁灶安装在土灶底部,这对土生土长的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村民来说,既保留了农家大锅烧饭的情怀和传统文化“灶头画”的传承,更推动了全村的绿色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雪水港村是海盐县*府今年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电力先行官”,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积极对接通元镇*府,充分发挥电网的基础作用,通过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提高农村供电服务水平、推广电能替代技术、推动特色用能项目建设、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等方式,使雪水港村真正成为“全电村”“不停电村”,打造了一个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海盐样本”。

而在用电提升有序推进过程中,“农村再电气化”是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重点推进的项目,也是村民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变化所在。

雪水港村村民周六宝使用电灶烹饪美食,该电灶由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创新推广,既能保留非遗文化灶头画,又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读嘉记者王振宇摄)

“一户村民烧一顿饭大约需要6斤柴,使用3.0版电灶后烧一顿饭大约花费电费0.4元,而6斤柴卖给生物制厂家可赚得1.2元,完全补贴了电费花销,还净赚0.8元。按每日2顿饭来计算,一户一年用‘电灶’可赚元。”

国网海盐县供电公司“土灶改电灶”项目负责人陆升华给记者算了笔账。

如今村子里处处绿意盎然,堆放柴火的自留地种起了各类果树,家家户户的烟囱里不再冒“黑烟”,“土灶改电灶”工程不仅保住了村民们的“金山银山”,更为雪水港村带来了“绿水青山”。

和雪水港村村民生活发生同样“蝶变”的,还有嘉善县大云镇的缪家村。

花海、温泉、巧克力工厂……7月的缪家村,绿意盎然,花开绚烂,整个村子沉浸在甜蜜中,如同村民们蜜糖般的小康生活。

走进缪家村新社区,高耸的电杆不见了,“灰头土脸”的变压器也“穿”上了江南韵味的“新衣”,样式精美的别墅楼一排接一排,周边文化礼堂、文化广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邻里中心让村民们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年,缪家村推进农房集聚,从最初的60多户增加到去年年底户,与此相伴的“供电配置”也在不断完善提升。

从2台变压器增加至目前的32台,低压线路从2.41千米增加到23.4千米,10千伏环网柜新增1台,10千伏线路长度新增5.82千米,此外还建成了6个充电桩,方便村民绿色出行。

国网嘉善县供电公司大云供电所红船共产*员服务队队员在缪家村检查表箱及电力设备运行情况(李超摄)

在缪家村的“美丽经济”建设下,国网嘉善县供电公司大云供电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不仅助力缪家村甜蜜芬芳的花卉产业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增产增收,还聚焦农民日常生活,提高再电气化水平,为更多农户带去优质的电力服务。

“现在钱袋子足了,家里也住上了小洋房,各种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缪家村村民蔡海燕笑着说,现在交电费都不用专门跑去镇上,手机上一个小小的“网上国网”就能轻松搞定电费查询和缴纳。

生活越来越便捷,日子越来越舒坦。

在嘉兴,雪水港村和缪家村的蝶变正是电力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农业生产迈进电气化时代●

家住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的钱兴林正将一篓篓蚕茧倒入烘干机中,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己做了大半辈子蚕农,这几年收益越来越好。

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员服务队队员服务周王庙云龙村蚕农电气化养蚕(*丹凤摄)

云龙村自古以来就是海宁市的重点蚕桑产区,全村多人,有一半以上从事蚕桑相关产业。

“养蚕最难的就是控温,偏低偏高都会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发育,影响经济效益。”

钱兴林是个养蚕老手,多年来一直使用火炉或煤炉来控制蚕室温度,“以前天冷的时候每隔几小时就要给蚕室的炭盆加柴火,既辛苦又不安全。哪里想得到,现在只要在电脑上点一点,蚕室的温度就能自动调节了。”

年,海宁市*府投资80万元在云龙村建成了“互联网+智能蚕室”的高度电气化示范基地,在智能养蚕室内安装上了大功率空调、自动遮阳网、加湿器等现代电气化生产设备,满足了全村养蚕户余张蚕种的小蚕养殖需求。

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为周王庙云龙村养蚕基地检查用电设备。(丁妍摄)

不过,现代化设备要发挥功效,“电”可少不了。

在云龙村建设高度电气化示范基地之初,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主动做好电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将改架空线路改造成地下电缆线,各台区的变压器全部改造成节能环保型配电变压器,并专门派驻客户经理全程跟踪项目进程,定期上门检修,极大提高了云龙村的供电能力。

“以前没有足够的电,用机器烘干蚕茧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现在电够了,烘干之后卖出去的蚕茧价格也更高了。”

年5月,云龙村引进大功率的烘干机,用电加温将蚕茧烘干至无湿度,蚕茧保存更方便了,养蚕户的钱袋子自然也更鼓了。

周王庙云龙村养蚕基地电气化养蚕场景(丁妍摄)

如今,除了智能养蚕控制系统外,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还协助基地安装地源热泵、超声波加湿器、饲料处理设备等全新电气化设备,桑叶投喂、做茧、采茧、烘茧各道工序全部实现电气化、智能化。

去年,云龙村养蚕.5张,产茧39.73吨,平均每张蚕种的蚕茧产量比前一年增产5%左右,全年蚕茧销售收入达万元。

电气化改造不仅让云龙村的蚕长得又肥又好,也让桐乡市乌镇镇的董家村茭白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虽然今年雨水多,会间接影响对外销售的速度,但我们有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我一点儿不担心茭白的整体销量。”

望着一车车从田间地头运送出来的茭白,桐乡市董家茭白合作社社长张永根笑得一脸满足。

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红船共产*员服务队来到董家村茭白地头开展安全有电“义诊”(赵芳芳摄)

因为茭白是季节性作物,它的销售情况受天气影响很大。

为了让茭白有一个可以长时间储存的地方,从年开始,合作社先后建了30座保鲜库,村里的年用电量也从3万度增长到多万度。

“对我们来说电力保障真的太重要了。茭白从放进保鲜库到卖出去,期间绝对不能断电,否则会严重影响茭白的品质。”张永根说。

而为茭白“保驾护航”的,就是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对董家村进行的智能电网改造。

新增配变布点12个,架设低压线路18公里,对全村的接户线、套户线、表箱设备等进行更新改造。

数年间,董家村完成了4轮较大范围的增容,供电需求从6台千伏安提升到近20台千伏安,全力保障董家村有足够的、稳定电量供应。

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王云生来到董家茭白合作社,开展网上国网APP推广活动(王海燕摄)

当然,智慧电力的运用远不止这些。

农户们手机里的“有电么”APP让大家可以安心、放心地储存茭白。什么时候计划停电,什么时候故障停电,小程序都会提前告知并帮农户做好预案,最大程度避免因不可控因素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还有田间地头的光照、温湿度、风力等实时数据监测,绿色防控技术、太阳能杀虫灯等新技术,都离不开智慧电力的支持。

“智慧电力的不断升级让农业越干越好,钱袋子越干越鼓。”张永根高兴地说。

●美丽乡村走上致富之路●

海宁市丁桥镇的梁家墩,过去村民口中的“落破小渔村”,如今逆袭成了“网红”,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空中没有一条电线,散落的池塘映衬着田园边白墙黑瓦的农房,乡间小道铺上了柏油,每隔几米就有一盏古色古香的路灯,就连篱笆围起来的小院,都经过了一翻精心的布置。

民宿、餐饮、景点、公园一应俱全,俨然成了诗人笔下的“诗画田园”。

美丽乡村梁家墩(陈俊华摄)

海宁市是浙江省首批国家能源局小康电示范县创建单位。

作为创建过程中成效最显著、收益最丰富的“最基层”,以“梁家墩”为代表的“新农村”们,在电的促动下,在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踏实、越走越美好。

自梁家墩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后,在外的村民纷纷回家创业,或开民宿、或开餐饮,有的甚至开起了艺术工作室。

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积极参与其中,为其出谋划策,量身定制方案。

美丽乡村梁家墩(陈俊华摄)

年,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开展“以点带村、以村带片”的美丽乡村“一村一带”精品台区创建。

梁家墩的各个台区均实现无线宽带专用通信网络,智能台区现场管理平台、用电信息采集、应急快响服务等业务全部贯通,电力线路“上改下”,新增和调整变压器分布,把变压器和配电箱都做了景观美化,完美融入到美丽村庄建设当中,充分实现了供电服务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

80公里之外的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也在电力的助力下,从古老淳朴的江南小镇摇身一变,走上了“数字化乡村”致富路。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推进,山塘村的发展步伐也快了起来。

这几年,在山塘村的发展进程中,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加强配电网规划,通过电网改造、绿色全电、科技赋能“三步走”,大量启用无人机、机器人、智慧监控等高科技设备,开展电力设备“立体式”排查全覆盖,在电网智能运检管控平台的基础上,率先利用“农网地图作战微应用”,通过专业数据横向集成、业务流程纵向贯通,实现电网数据统计、信息展示、资源调配等集成一体,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村子美了,山塘村红红火火办起了农家乐。

年3月,平湖山塘村与上海金山山塘村联动打造“明月山塘”项目,开启区域协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对10千伏山塘G线进行带电检修。(沈文文摄)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加快对“明月山塘”景区电网升级步伐,新建10个“精品台区”,增容山塘村北龙沟、徐家浜等5个台区,改造涉及台区的4条低压线路;

积极推动充电桩、光伏发电、“全电厨房”、“全电民宿”等绿色用电入景区;

红船共产*员服务队定期上门服务,为景区商户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保证商户用电用得安全、用得放心。

年底,山塘村启动打造“全国数字乡村示范区”,引入了许多数字农业项目。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为配合这些项目建设落地,专门成立技术团队,架设高压线路米、低压线路米,采用吊车立杆、空中滑车架线等作业方式,有效避免基地内大棚塑料的损坏。

同时,配合数字乡村建设,打造成大数据“共享中心”,畅通电网各业务系统横向连接,实现各类数据的“全面贯通”“全面感知”和“全面共享”,足不出户完成对“数字乡村”电网状态的可观、可测。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新埭供电所红船共产*员服务队来到绿迹生态工厂,检查恒温用电设备运行情况。(沈虹摄)

国网平湖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该公司还将继续推进山塘村景区的“电气化”、“绿色出行”等建设,联合镇村*府和媒体共同建立“村民用电业务委员会”,及时发布电力施工进度、电费优惠*策等,助力“青山绿水”变成“真金白银”。

来源/读嘉新闻

编辑/天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统筹城乡发展看嘉兴丨打造电力服务城乡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