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31日)下午1点
医院医疗队共40名成员
结束集中休整,凯旋!
上海疫情发生后
他们闻令而动、逆行出征
奔赴抗疫一线
与上海人民并肩作战
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
“嘉速度”
“嘉担当”
“嘉温暖”
医之圣者,护佑生命
在驰援上海的30天时间里
这支医疗队承担了
医院
放射、超声、检验、
药剂等多项任务
医院超声检查零突破
药剂服务全天候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他们用医者大勇践行使命担当
以天使大爱温暖世道人心
赢得了上海人民的高度赞誉
向白衣战士们致敬!
来听听队员们的心声
医院超声科沈惠英
此次援沪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我们国家的伟大,在苦难面前大家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像一家人一样。就拿我们超声来说:超声只有六个人,但是检查范围要覆盖6仓三个区和7仓三个区的所有病人。仓与仓之间又不相通,地面铺设线路又给超声仪器的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华山医疗队对接之后,他们给了很大的支持,在超声组杨成规组长和临港方舱医疗秘书张舒老师的带领下,超声采取移动式工作方案,超声检查流程出台,很医院超声检查“零”的突破。
超声人少任务重,但每次看到病人感谢的目光,我们觉得值了。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老阿姨左下肢肿胀,她很担心,来检查时,她一再和我确认,问我们是不是浙江医疗队的,当我肯定的回答她“是”的时候,她真的很激动,双手合十,太好了,谢谢你们。我真实的感觉到了她对浙江医疗队的信任。
进出方舱,脱防护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旦没有做到位,就有被感染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保障大家安全,各支医疗队都抽调了护理人员24小时专职负责自己医疗队进出方舱通道的感控工作,专队专管。而我们超声属于移动办公,需要进出各舱区去适应不同的通道要求,但是兄弟医疗队的感控老师们不管你是谁,来自哪个队,都会细心的关照注意事项,为你准备防护物品,更会帮你严格把关,在你遇到困难时帮助你,助力我们“零感染”回家。
在那里,记不住队友的名字没关系,只要记住两个字就够了:“同心”!
医院放射科张绪发
作为红船旁成长的共产*员,中国共产*成立的那一天起,嘉兴和上海就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了,“嘉”人守“沪”,是我们这次抗疫的口号,也是我们出发的初心!
医院中有医院床位,收治了很多老年患者,记得有一天,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来做CT检查,当我在帮扶她上下CT检查床时,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那几天我自己的母亲身体不适住院了,我妈妈也快80岁了,在湖北老家住院,我来上海,她一直叮嘱我,在上海要好好工作,注意保护好自己,让我不用担心她。我在上海帮助者这些叔叔阿姨们,我的母亲也同样会得到别人的照顾!我们用行动印证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美德!在方舱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发自灵*最深处的“谢谢侬!嘉兴的家人”。看着老人们一个个的康复出院以及回馈给我们的感激之情,所有的汗水和辛劳都化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正因为有一批批逆行无畏、温暖善良地战友们的付出,临港方舱被上海人民誉为“生命之舟”、医院中的“头等舱”。
医院检验科吴群帆
这是一场考验,但是我们肩并着肩。4月23日,医院胡尧和姜王庆老师率先投入到上海临港方舱移动检验科的工作中,第一个临床标本开始检测,我们的第一枪在此打响。我们紧随其后,25日奔赴一线,组成了拥有12人的“大家庭”。
我们是一个拥有整个体系的移动检验科,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机器故障和临床需要紧急检测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依靠谁呢?我们有经历过考验的自己,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有术业专攻的工程师等,“一处”有难,“八方”支援。
生化分析仪在整个工作中扮演着重要且复杂的角色,我在岗这天,它抱恙了。第一时间与同时在岗的战友排查问题后发现无法解决,此时正在驻地休息的华山老师乘坐最近的一班车赶到现场,随之而来的还有两位工程师。由于周围环境的特殊性,惊叹于工程师的自我防护能力,也近距离的看到在狭小的检测车里和“全副武装”带来的不便利下,全力以赴的样子。
“还有标本在送来的路上,麻烦等一下!”“好的!”此时,不知道电话那边的是谁,也不知哪一位病人需要紧急化验。明确的是,下班的点是我完成检测任务的点,我需要继续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而我没有二话的就说“我等你”。“标本来了!”转运的师傅气喘吁吁的传递给我们后,我便火速开始检验,第一时间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患者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我们是整个患者救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努力把这一环做到最好,为医疗救治提供检验力量。
在这场风雨里,我们是可以温柔彼此,温柔这座城市的“一家人”。
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顾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