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府
关于印发《嘉兴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府,市级机关各部门,市直属各单位:
《嘉兴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已经市委、市*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嘉兴市委
嘉兴市人民*府
年9月18日
嘉兴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省《行动方案》)要求,明确我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编制《嘉兴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深入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贯彻国家《规划纲要》和省《行动方案》,奋力担起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历史使命,按照“五个新作为”“三个聚焦”的要求,坚持发挥嘉兴特色优势,坚持全市域、全方位推进,坚持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努力在融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推动一体化发展中担当更重角色、展现更大作为,争当一体化发展先锋,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标定位。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以*的诞生地的*治担当,切实增强落实国家战略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努力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彰显嘉兴担当、展现嘉兴作为。
坚持重点聚焦。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聚焦接轨创新、接轨国际化、接轨现代化治理,聚力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全力推进实施首位战略。
坚持全域融入。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按照“示范区先行示范、中心城区引领带动、G60科创走廊驱动支撑、临沪临杭滨海三带联动”的路径,各地各部门探索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全市域、全方位、深层次融入。
坚持发挥优势。坚持扬长避短、互利合作,强化区域分工合作和优势集成,努力拉长长板、积极贡献长板。充分发挥嘉兴优势,加快形成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在各展所长中提升市域发展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
(三)行动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及省《行动方案》的部署要求,按照实施首位战略“”总体思路,坚定不移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奋力担起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历史使命,着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开放协同高质量发展示范地,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湾北岸强劲活跃的璀璨明珠。聚力打造高能级科创走廊、高能级平台载体、高能级产业集群、高能级城市平台、高能级枢纽中心、高能级开放格局、高能级营商环境、高能级生态“绿心”、高能级文化高地和高能级民生福地。
加快建设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对接省“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冀”建设,落实“大通道”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嘉兴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谋划建设铁路、航空、海河联运“三大枢纽”,实现公铁水空齐头并进,江海河湖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汇聚流通,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的重要战略枢纽。到年,全市新增高铁里程数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公里,省际高速接口总数达到5个,省际轨道接口总数达到4个,开通城际铁路3条。
加快建设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对接省“长三角创新发展增长极”建设,落实“大都市区”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G60科创走廊的纽带作用,全面推进创新*策集成、创新人才集中、创新资源集聚、创新项目集合,把嘉兴打造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城市,成为人才最向往、发展最具潜力的创新活力新城。到年,力争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省级科创产业合作平台超过1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以上。
加快建设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对接省“长三角幸福美丽大花园”建设,落实“大花园”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嘉兴文化璀璨、秀水泱泱的人文生态优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江南文化、运河文化和历史文化,锚固绿色基底、提升民生事业、建设品质城市,把嘉兴打造成为幸福温暖、“来了就不曾离开”的魅力之城。到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到1.61:1,人均公共财*支出达到2.5万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3岁,跨省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到90%,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跨行*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
加快建设开放协同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对接省“长三角改革开放引领区”建设,落实“大湾区”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嘉兴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的先发优势,以及湾区北岸发展空间相对充裕的优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提高城乡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水平,全力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打造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样本,形成协同开放新格局,开创普惠便利共享发展新局面。
到年,首位战略顺利推进,战略布局更加优化,全域融入的发展格局更加成型,一体化体制机制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市上下参与一体化、共推一体化的意识显著增强,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十大标志工程”“百年百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中心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以“三年大变样”的崭新形象迎接建*百年。
到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域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实现倍增,高质量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在年基础上力争实现翻番;行*区划得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区域等领域市域一体化基本实现;“桥头堡”和“门户”作用有效发挥,与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全面增强,与沪杭通勤化交通基本实现,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全市域、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到年,跨区域共建共享全面建立,统一开放市场更趋完善,与沪杭甬苏通勤化的交通体系更加便捷,沪嘉、杭嘉、嘉湖、甬嘉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加完善。
二、重点任务
(一)打造高能级科创走廊,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共建G60科创走廊,构建“一核引领、两翼联动、多点支撑”的科创空间格局,打造覆盖全市域的区域协同、院企协同、*民协同科创平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提升G60科创走廊合作发展水平,共同推动沿线城市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创新券在长三角地区通用通兑,扩大科技创新设施设备共享。积极参与长三角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和科技资源数据目录体系建设,对接上海线上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全面参与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积极推进孵化器国际化,谋划意大利孵化器等国际孵化器建设,推进慧谷L.A海外孵化器等域外孵化器建设;鼓励各地在上海等地探索建立创新中心、“人才飞地”等,有效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加强与长三角高水平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流转机构合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全体系服务链,高质量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争创国家级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依托省级企业研究院等平台载体,打造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重点企业科创平台。合力打造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和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
加强院企协同创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做大做强总部,深化“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支持各专业院所创新合作。依托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联合爱丁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分别打造生物医学与大健康转化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加快建设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创新中心和国际科创城。深化与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合作,鼓励各地探索建立院地融合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我市科技型企业开展合作,完善“*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大院名校“研之能”与企业“产之需”的深度融合。推动创业创新人才集聚,高规格举办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半导体、生命健康、*民融合等若干高层次专家“百人会”,发挥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创新带动作用,深化路演项目与重点园区、产业平台、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的对接融合,着力打造常态化、有影响的国际品牌。依托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集聚半导体领域科创资源。
加强*民协同创新。深化“*工集团+地方*府、*工院所+产业园区、*工项目+民营企业”的*地、*民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打造长三角*民融合高地。加强与中国电科合作,共同推进数字中国城市实验室、桃园数字小镇、中国电科乌镇基地等“六个一”建设,推动建设中国电科长三角中央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中国*科院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嘉兴*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打造一批*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核电产业*民融合发展,打造长三角核电产学研用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县(市、区)、企业与*工企业、科研院所等加强战略合作,支持南湖区省级*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二)打造高能级平台载体,共拓高质量发展空间。以国际化视野、标准,重点规划建设湾北新区,整合提升“万亩千亿”平台,协同推进区域合作产业园区和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共同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平台支撑。
建设湾北新区重大战略平台。紧扣全省“大湾区”建设部署,在杭州湾北岸谋划建设“湾北新区”重大开放平台,整合乍浦港区、海盐港区、独山港区和南北湖风景区、尖山新区等涉及区域,布局建设未来城市、高端产业、生态休闲等重点功能区,推动湾北新区高质量产业带建设,打造成全省“大湾区”建设的北部重要增长极。
加快“万亩千亿”平台建设。落实全省“万亩空间、千亿产业”建设要求,理顺平台管理体制、构建利益分享机制、改革要素配置机制、完善督查评估机制,整合提升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平台、辐射相关重点功能区的21个“万亩千亿”重大产业平台,承接百亿大项目、发展千亿大产业,推动主导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赋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嘉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到年,10个平台实现“万亩空间、千亿产出”,百亿级以上新产业重点培育基地10个以上。
深化长三角产业平台合作。联动推进临沪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带、临杭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带和杭州湾北岸滨海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建设。深化与长三角品牌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加快推进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建设,支持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中国(上海)自贸区嘉善项目协作区等园区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对接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示范性合作共建园区。
强化国际产业平台合作。强化与发达国家*企平台交流合作,建好中德(嘉兴)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做精做优中德、中日、中法、中荷等一批国际产业合作园,提升国际园区能级和功能水平,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国际产业合作园全覆盖。深入实施中欧投资合作伙伴计划,做新做亮对欧合作品牌,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国际产业合作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吸引国外*府、企业财团合作参与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树立国际产业合作园发展标杆。
(三)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共育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制造业强市和数字经济强市为支撑,厚植民营经济新优势,对接“上海制造”,对标“上海服务”,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空间链、创新链、服务链,培育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强市建设。围绕集成电路、柔性电子、智能终端、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着力推进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一个行业+一朵云+一批示范企业”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嘉兴模式”。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和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高标准建设乌镇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快推进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建设。积极对接世界领先数字经济成果,集聚国内外数字经济高端人才、项目、技术,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展示和体验中心。
打造民营经济高地。加快实施“领*企业”“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打造若干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围绕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卡脖子”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策和要素支持力度,定期向民营企业发布重点引才目录、产业人才地图。支持民营企业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飞地”孵化器,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支持创新型民营企业登陆科创板。鼓励民营经济跨区域并购、重组、合作和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体化发展合力。
打造现代制造业高地。做大做强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围绕核电、新能源汽车、光伏、化工新材料、特种纤维材料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与上海及周边城市的配套发展和协调发展,实现产业要素资源共享、发展空间共享、产业市场共享。加强培育半导体集成电路、5G智能硬件、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有效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布局一批氢能源、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未来产业。
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承接虹桥商务区服务功能,积极推动与长三角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合作,打造进出口贸易公司集聚区、会展会务经济集聚区。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支持嘉兴科技城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等建设。围绕服装、毛衫等时尚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国外著名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大力发展时尚设计服务业。巩固提升现代物流业,提升嘉兴现代物流园平台功能,积极推动空港联运、海河联运。着力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南湖基金小镇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打造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四)打造高能级城市平台,共塑世界级城市集群。优化完善与全市域一体化相适应的区划管理体制,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强化“双核”引领,加快推进市域、城乡、沪嘉毗邻区“三个一体化”发展,增强嘉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城市竞争力。
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以国际化视野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提升中心城区的人口、产业、功能集聚力,全面提升嘉兴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人文魅力、宜居活力和国际影响力,彰显城市首位度。打造以高铁南站为核心的创新商务中心,以“站产城一体”的理念,建设集交通枢纽、科创、商务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高铁新城。打造以南湖为核心的文化中心,以中心城市品质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夜景亮化等十大专项行动,打造高品质城市文化中心。
加快市域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全市域商务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健康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准和现代化水平。重点推进规划一张“图”,构建全市空间融合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交通一张“网”,构建畅达全市的快速便捷市域通勤圈;推进市场一盘“棋”,建设全市统一开放大市场;推进民生一张“卡”,推进全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守住环保一条“线”,推动全市生态环境共保共治。
加快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平等互惠、双向联动”的新型城乡关系。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便捷高效水平,优化联通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道路交通网络,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天然气管网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延伸布局,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标提质。统筹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推广建立巡回医疗和远程医疗制度。探索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长三角“田园五镇”等农创平台建设,共建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展销平台,打响“嘉田四季”等农产品公共品牌。共建美丽乡村风景线、旅游风情小镇等,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加快沪嘉毗邻区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实施,重点支持金山—平湖、枫泾—嘉善跨省市城镇合作,推进金山枫泾—松江新浜—嘉兴嘉善-嘉兴平湖等跨省城镇圈协调发展,加强重大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提高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的路网密度。联合沪嘉毗邻地区共同推进规划共绘、产业合作、生态共保、港口开发、服务共享、创新协同、市场共赢的区域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推动临沪协同发展示范带建设。
(五)打造高能级枢纽中心,共推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规划衔接,突出交通先行,构建城际交通“通勤化”、市域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立体化”、市内交通“快捷化”、现代交通“智慧化”的交通“五化布局”,协同推动数字长三角建设,共同优化区域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区域交通“五化”布局。推动城际交通“通勤化”,重点推进沪嘉城际轨道交通“一号工程”,加快推进通苏嘉甬、沪乍杭、杭绍台二期、沪平城际、嘉湖城际、杭海城际延伸等铁路前期工作,启动嘉兴高铁南站扩容提升工程,共同推进长三角核心区轨道交通建设。推动市域交通“一体化”,加强全市域统筹,全面打通区域间断头路、瓶颈路,完善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推进城市道路、公路高标准快速化改造。推动综合交通“立体化”,加快推进嘉兴机场新建,建设嘉兴航空联运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物流枢纽;完善“三纵三横四连”高速公路网络,加快苏台高速(嘉兴段)前期工作以及杭州湾北接线二期、钱江通道等高速公路建设;参与共建长三角港口联盟,加强嘉兴港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合作,推进京杭运河航道改造提升,加快浙北高等级航道、杭平申航道项目建设,构建海陆空、公铁水等多式联运的立体化交通格局。推动市内交通“快捷化”,高质量推动中心城区路网、公共交通网和交通科技信息网规划提质,加快推进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建设。推动现代交通“智慧化”,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推动长三角智慧高速公路测试中心(嘉兴)建设和杭州湾大桥及接线智慧化改造,取消所有省界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联网售票一网通和交通一卡通。
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数字嘉兴”“城市大脑”建设,加强5G网络协同布局,争取嘉兴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杆塔”建设,深化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广泛应用,加快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和推广应用,高标准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主动参与数字湾区建设,推进江海联运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和信息共享。共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数据共建共享平台,加快统一数据格式、口径、目录、接口。
推进跨区域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编制长三角天然气供应能力规划,加快天然气浙沪、浙苏联络线建设。完善区域电网建设,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保障供应能力。完善区域重大水利发展布局,共建太湖流域、大运河、杭嘉湖南排等重大水利设施,共同打造南太湖防洪排涝安全网,推进千岛湖、太湖取水等市域外配水工程实施,保障水资源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优先实施跨境河道综合治理。
(六)打造高能级开放格局,共促高层次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虹桥商务区协同发展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乌镇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等“三区一平台”联动开放格局。
打造虹桥商务区协同发展区。积极对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积极争取沪嘉城际铁路通达虹桥枢纽,沪乍杭铁路联通浦东、接入嘉兴高铁南站,推动高铁新城建设。抢抓虹桥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两个新平台建设机遇,积极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集聚和溢出效应,探索“进博会+嘉兴分馆”模式,打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协同发展区,积极引进高端外资项目。高标准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嘉兴城市展示中心,打造嘉兴在沪“城市会客厅”。
打造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积极争取将我市部分区域列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协作区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探索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在嘉兴复制推广,争取作为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复制推广的先行先试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新业态,着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大湾区”战略的高质量开放支点。加快推进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嘉兴水果市场等跨境交易平台建设和功能提升,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和长三角进口商品集散交易中心。
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实施高水平利用外资集聚攻坚行动,形成以百亿级项目引领、十亿级项目支撑的高质量外资项目引进和推进体系,力争每年引进世界强、国际行业领*企业或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30个以上。以上海为窗口,加快建立全球化投资促进工作网络和合作机构,打造高层次投资贸易洽谈平台。实施国际化配套和高水平利用外资能力双“五个一”工程,提升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着力引进国际知名法务、金融、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深化国际友城合作,发挥人脉资源,扩大民间交流、深化民心沟通。
建设乌镇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加速打造为国际国内知名科技展示、产品发布、赛事举办的优势承接平台,打响具有全球知名度的乌镇会务会展品牌。以互联网、旅游为主题,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智慧化的“论坛(会展)小镇”。依托古镇优势资源,加强文化和互联网创新要素引领,完善旅游全产业链,积极打造全球最具智慧互联网特色的国际旅游地,成为长三角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七)打造高能级营商环境,共树现代化治理标杆。按照构建营商环境“北斗七星”总体格局的要求,围绕实现“两个无差别”,优化金融、人才支撑,推动社会治理高效联动,着力优化“四个软环境”,共同打造长三角现代化治理标杆。
着力优化*务服务环境。积极参与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建设,加强*策协同对接,推动区域间在市场规则、*府办事规则方面实现“两个无差别”。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府数字化转型,全面建设“掌上办事之城”,搭建“企业服务直通车”平台,全面推行“无差别全科受理”,深入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和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围绕群众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扎实推进“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积极参与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区域数据中心和*务服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促进区域资源互通共享,推动实现长三角*务服务一体化。优化涉外服务体系,强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服务,打造“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
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面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强沪嘉两地金融资本、人才、信息对接交流,积极争取上交所在嘉兴设立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着力引进在沪金融机构地方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积极推动符合监管*策的法人银行在上海设立营运中心。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推行民营企业发债需求清单、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重点帮扶清单、不良贷款风险管控清单,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建立金融信息信用共享平台,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大力实施“凤凰行动”计划,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助力企业赴沪主板、科创板上市。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参与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各类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
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制定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专项*策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发起成立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强化信息共享、*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开展人才一体化评价和互认,重点面向上海探索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的柔性流动机制。建设“一楼三园”等服务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标志性工程。借鉴推广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人才试验区经验,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提升中国浙江“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和“红船杯”全球创业创新大赛影响力。支持院士专家、博士后、外国专家工作站建设,加大安居保障、子女就学、采购扶持、医疗保障等人才*策支持力度。
着力优化平安法治环境。加强法治协同,共同制定打破行*壁垒的区域社会治理地方性法规和*府规章,推动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协作,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长三角一体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推动社会治理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建立长三角警务大数据分中心,加强长三角警务一体化合作,联合开展整治执法行动,深化“平安省际边界”创建。探索建立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有序推进与重点城市以及都市圈防灾减灾一体化、同城化。积极参与长三角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信息共享、监管共用、规则共建的全域信用体系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跨区域信用联合惩戒制度。协同推进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八)打造高能级生态“绿心”,共筑长三角生态屏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落实省“大花园”建设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跨区域流域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共管”,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共同厚植长三角绿色底色。
共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计划,推进平原绿化扩面提质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依托“一心两环九廊十湖”的独特水网格局和良田广袤、湿地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和美丽河湖、美丽公园、美丽田园。加强京杭大运河、钱塘江水域、太浦河、汾湖等边界区域的生态共保,探索生态环境分区管制。推进环杭州湾区域生态保护,共建环杭州湾滨海生态带。打通环太湖和环淀山湖两大生态功能区,完善与上海、苏州等地的生态保护联动机制,构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
共同推进生态环境防治。全面加强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深化推进长三角区域治水一体化机制,与毗邻城市加强河道跨界断面水质联合检测,探索边界联合河长制、湖长制,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联合处置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严格实施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危险废物跨区域协同监管、非法倾倒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建立完善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系统平台。积极参与制定太浦河、杭州湾等跨界联保专项治理方案,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共同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创新跨区域联合监管模式,共同推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统一,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环保规范和执法规范对接,健全毗邻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强化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重大活动协同保障,推动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协调机制。联合开展环境污染隐患排查和环境执法,深化研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标准和*策。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开展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积极开展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推动建立嘉兴与沪苏杭等地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和水质考核体系。
(九)打造高能级文化高地,共创区域性文化品牌。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积极践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打响红色文化、江南文化、运河文化、历史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打造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提升南湖革命纪念馆功能,办好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和红船精神研究院,谋划建设世界**交流中心,与上海**部门、红色文化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加强合作,联手打造全国红船精神研究高地。以南湖旅游区为中心,优化“首创之旅”“奋斗之旅”“奉献之旅”红船精神三大主题游线,深化与上海等周边区域合作,共同完善“南湖水上*课”“重走一大路”等红色旅游项目。做好“红色+”文章,形成红色旅游产业链,打造红色旅游标杆城市“金名片”。
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嘉兴“文化璀璨、风华绝代”的人文优势,深挖嘉兴“江南文化之源”的价值。与上海、杭州、苏州、湖州、绍兴等城市联动,共同成立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传承利用发展联盟,合力打造江南水乡文化品牌。打造环上海古镇田园休闲带,积极开发水乡古镇、温泉养生、乡野度假等经典旅游产品。参与共建钱塘江诗路*金旅游带、浙北精品旅游带等旅游路线,共同谋划长三角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坚持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联合建设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合作开展地区戏曲振兴、传统工艺传承等文化工程。加强国际文化合作,探索建设国际文化博物馆,打造国际化江南水乡文化名片。
建设运河文化长廊。深入推进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办好中国江南网船会,加快实施一个中心城区、十余个古镇、百个重大项目、千亿投资的“一十百千”工程,依托大运河诗路文化,共谱“嘉兴廿赋”,集成文化民俗、田园风光等打造“全景运河”。实施大运河遗产综合保护整治工程,共同组建“沪苏浙大运河文化带古镇发展联盟”,加大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力度,高水平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带嘉兴样本。打造杭州湾北岸滨海旅游带,全面整合滨江沿湾文化旅游资源,推动盐官旅游度假区、南北湖旅游休闲区、浙江山水六旗国际度假区、九龙山度假区等串珠成线,建设杭洲湾北岸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建设独具魅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谋划打造马家浜史前文化、子城历史文化、有关名人文化等若干文化博物馆群,打造一批省级及以上考古遗址公园,支持马家浜遗址、子城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强化古城、古镇以及秀洲农民画、海盐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重点建设乌镇、西塘、盐官、濮院等历史文化名镇。举办多层次旅游推广交流活动,持续提升端午民俗文化节、乌镇戏剧节、西塘汉服节、南北湖文化旅游节、钱江观潮节等品牌影响力。
(十)打造高能级民生福地,共享高品质公共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策协同,围绕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育合作发展水平,打造长三角教育合作发展高地。加快推动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柔性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与长三角“双一流”大学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建分支机构,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优化技术人才培育体系,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着力引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加大与国内外知名院校、教育集团、教育机构的对接力度,通过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等方式提高嘉兴基础教育和国际化办学水平。积极开展名师、名校长跨区域带教青年骨干教师计划,推动与沪苏杭等地教师交流互访,推动共建基础教育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推进智慧教育共建共享,共建教育资源平台,共享网络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托管服务改革。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建共享。面向长三角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加强与名院、名科、名家合作,创新区域分级诊疗模式,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托管等合作方式,重点引进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建设一体化院区。积极引进长三角医疗名家,推进长三角医疗专家资源库共建共享,建立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常态机制,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居民健康信息共建共享。共同推动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创新转诊、转检、远程诊疗、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医联体模式。建立健全区域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应急救援机制,健全血液联动保障机制。积极推动我市异地就医结算工作,不断完善与长三角医保联网结算“一卡通”,扩大医院覆盖范围,积极推动医保药品目录统一和联合采购。
推动体育康养产业共建共享。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养老康养基地和养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照护需求评估标准互认衔接。推动与品牌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建立养老联合体或定点康复机构,鼓励产业资本和品牌机构在我市兴办高端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动跨区域体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积极参与长三角体育联盟建设,联合申办、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联手打造区域性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三、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地处沪苏浙交界,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率先实现高水平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
充分发挥嘉善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双示范”优势,按照“科技强心、空间塑形、生态绘美、文化铸*”思路要求,聚力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价值新高地、创新经济新高地、人居品质新高地,努力打造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率先实现高水平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
全市域共同构建一体化示范区紧密型联动发展区,率先复制推广一体化示范区经验,推动全方位深度融合,探索更大范围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在交通、创新、产业、公共服务、文化等方面取得联动发展成效。
改革开放新高地。聚焦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策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一体化制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集成,高起点扩大开放,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
生态价值新高地。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构建蓝绿交织、林田共生的生态网络,形成绿色田园、古朴乡村、现代城镇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
创新经济新高地。依托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创新经济、数字经济、教育经济、总部经济,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成为长三角最具活力、最有创造力、产生最强创新“场效应”的重要板块,成为灵感迸发、创新涌流的世界级创新之地。
人居品质新高地。构建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多层次、跨区域、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网络,打造凸显江南水乡文化特点的世界级文化典范地,促进城乡有机融合、均衡发展,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生活。
(一)集中力量推进示范区建设。集全市之力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切实发挥市一体化示范区工作协调组的作用,协调解决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面临的瓶颈问题,重点解决跨行*区域的协调事项,加大资源投入与*策保障力度。全力支持嘉善做好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区域统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科创人才要素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规划引领和统筹协调。
(二)集成创新设计破除制度性制约。创新一体化规划管理制度,共建统一的规划体系、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创新一体化土地管理*策,建立跨行*区统筹用地指标、盘活空间资源的土地管理机制。创新一体化投资管理*策,制定统一的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创新一体化要素流动*策,推行人才资质互认互准,实行与上海接轨的外国人工作证制度、高层次人才福利*策等。创新一体化财税分享*策,建立股份合作模式,建立财*共同投入机制、财税分享机制。创新一体化公共服务*策,建立统一的医疗服务*策、社保缴纳标准、养老金标准、保障性住房*策。创新饮用水源和主要水体一体化管控*策,合力构建统一的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的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统一的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创新一体化公共信用*策,形成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标准、红黑名单认定标准。
(三)集聚资源助推高质量发展。推动融入长三角创新链,共建产业研究院、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融入长三角产业链,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平台建设。推动共建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示范区交通网络连通性和设施运载效率,构建多样化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框架,推动示范区内以5G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打造智慧城市、未来社区的长三角样板。推动共建高品质公共服务,引进建设一批优质幼儿园、中小学校,建设医院或国际医疗部。推动共建生态友好型发展样板,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加强示范区环保*策和标准对接。
(四)集合成果引领一体化进程。在一体化示范区内的重大制度创新与*策取得突破的同时,率先在中心城区以及全市部分重点区域复制推广,逐步向全市域乃至全省域复制推广,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切实发挥一体化示范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最终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示范。
(五)积极推动省际毗邻区域联动发展。推进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协调区建设。深化秀洲区油车港镇、王江泾镇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协调区战略规划研究和对接,编制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产业等各类规划编制,以规划协同推动发展协同,推动全方位深度融合,在市域内率先复制推广一体化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成果。谋划打造秀水新区,厚植“十景湖、百花田、千年河、万顷波”生态底色,规划建设天鹅湖科学城,加快总部经济集聚。
共建嘉兴—金山产城融合发展区。理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体制机制,谋划推进航空产业(直升飞机)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南北贯通、东西联通的承接平台建设。以枫泾镇—新埭镇、金山卫镇—独山港镇、廊下镇—广陈镇、吕巷镇—新仓镇等毗邻区为切入点,推动交通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平安建设、生态旅游、文化科创、人才建设等领域合作。加快沿海重化工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统筹协调和保护生态、生活岸线。加强轨道铁路网、公路公交网和水路运输网对接。
四、推进省内重点板块协同发展
(一)共建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发挥嘉兴、湖州接沪融杭联苏通皖的区位优势,以吴兴一南浔一秀洲一嘉善、德清一桐乡等跨市域毗邻区域为重点,围绕共编协同发展规划、共建互联通达交通、共促文旅融合发展、共筑产业协作平台、共推科创走廊建设、共享优质公共服务、共保生态环境质量、共抓社会治理合作等八个领域,合力推进跨区域多领域一体化创新合作,共同推动G60科创走廊提升发展,构建嘉湖绿色智造廊道,谋划建设嘉湖城际铁路,推动毗邻地区道路对接、公交线路互通,率先打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块。
(二)共建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以杭州、嘉兴交界地区为切入点,联动推进杭州钱塘新区、余杭区、海宁市、桐乡市合作联动,共建杭州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加快余杭、海宁合作开发区块规划建设,延伸杭州城东产业智造走廊,高水平建设杭海新城,主动承接临平、下沙城市功能。加快推进杭海城际铁路、海宁西站高铁新城等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临杭协同发展示范带建设。
(三)共建甬嘉一体化协同合作区。深化嘉兴与宁波港口同盟,建立港口一体化运营机制,推进港口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提升港口一体化运营能力和综合效率;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围绕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的定位,在生态廊道、综合交通、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对外开放等方面加强研究谋划;推进与宁波在产业、科技、港口等领域深度合作,成为浙东板块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通道。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部署和省委、省*府有关要求。发挥市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研究重大规划、重大*策、重大项目,协调解决跨区域合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市长三角发展办要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综合协调我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省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等对接。各部门、县(市、区)要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工作推进。围绕城市、科创、产业、交通、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谋划落实一批一体化标志性工程,推进实施一批一体化重点项目,研究推出一批一体化重大改革举措,明确阶段性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建立健全重大合作项目滚动完善机制,定期对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评估,动态调整完善任务清单,持续发挥载体对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与带动作用。
(三)强化考核保障。对接省长三角一体化督查考核体系,完善我市长三角一体化督查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作年度评估制度和专项督查制度。《行动计划》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县(市、区)考核体系,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举措、重大事项进行监测分析和动态评估。市督考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检查、督查、评估等多种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来源:禾点点客户端
编辑:点点
点个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