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雨红宋彬彬
最近,一向低调的嘉兴频频站在聚光灯下:通苏嘉甬高铁开工、率先包机向国外派出抢单大*、入选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一个个场景交替切换,演绎着这座城市的冲劲与活力。
眼下,各地又忙着拼经济,嘉兴当然不甘示弱。因为衡量一座城市竞争力,经济指标是直观的“晴雨表”。
那么,全力拼经济,嘉兴凭什么?它的产业怎么定位,项目怎样招引,发展又该如何蓄能?
“触底回升”的韧性
首先说一件近期上热搜的事。
在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优化下,嘉兴在全省抢先一步,包机帮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抢客商。飞赴日本的“抢单团”,也是今年以来全国市级最大的外贸包机参展团。
很多人都想问,嘉兴为什么这么拼?
翻看地图,嘉兴与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刚好处于这四大“万亿城市”的几何中心。强邻环伺,稍不留神资源就会被虹吸。
因此,嘉兴也被称作是“夹缝中求存的城市”。
但夹缝中既有危机,也有机遇。嘉兴选择危中求机。
从经济体量来看,自年起,嘉兴GDP在6年内跨越了3个千亿台阶;年,嘉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5.1%、列全省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二;今年,预计嘉兴GDP实现亿元,增长3%左右。
从经济的韧性,可知嘉兴发展有着牢固的根基和支撑。探究这种韧性,可以看到后疫情时代嘉兴拼经济的底气所在。
这不禁让人想起今年初,受到疫情反复冲击下,嘉兴企业生产“停摆”,经济数据触底,“失色”的增长数字在网上引起不少议论。嘉兴市委市*府则一直强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进提质。
城市和人一样是讲“面子”的,嘉兴当然看重“速度”和“数字”。但要长远发展,就不能为“情结”所惑。
为此,嘉兴深入开展经济稳进提质百日攻坚行动,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推动工业经济实现企稳回升。
一套*策“组合拳”打下来,效果很明显:5月份开始,规上工业增加值达.8亿元,同比增速较4月回升9.7个百分点;6月,工业企业停产、减产指数均为全省最低,这意味着复工复产形势不断向好……
如今,嘉兴又未雨绸缪,出台减税降费、降用工成本、降用能成本等10条举措,为明年工业经济“添薪蓄力”。
尽管嘉兴很拼,但能不能成为浙江“第三极”的后起之秀,还有待时间验证。
今年,浙江省第十五次*代会提出支持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这也把嘉兴的城市地位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长三角群星璀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个个身怀“绝技”。身处其中,嘉兴压力不小。
如何破题?嘉兴迫切需要一套新打法。
重塑生存法则
那么,嘉兴自己是怎么想的?
赶在年即将结束前,嘉兴召开市委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亮出了新打法。
嘉兴深知,“强邻”给予的资源红利只是一时的,疫情冲击造成的扰动也是一时的,只有经济、科技、产业、人才等竞争力,才是持续且长久的。
正如嘉兴市委书记陈伟所言,“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这样的定位对嘉兴来说,无疑是一场系统性的重塑,将指引嘉兴推动城市加快实现由“立足全省域”向“放眼长三角”的跃升,由“承接溢出效应”向“主动对外辐射”的变革,由“服务配套”向区域“战略中心”的重塑。
为此,《实施意见》明确提出——
要建设实力型、创新型、枢纽型、品质型、活力型、开放型、智慧型“七型城市”;
部署实施产业能级提升、科创能级提升、枢纽能级提升、中心城区能级提升、开放能级提升、生态能级提升、数字能级提升“七大工程”;
大力开展城市空间功能优化改革、市域一体化改革、重大平台管理体制改革、城市有机更新机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试验改革、滨海港产城统筹发展改革、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七改联动”。
而这,正是夹缝里的嘉兴想要重塑竞争力的生存法则。
这份生存法则,蕴藏着嘉兴另辟蹊径形成差异化竞争的智慧,敢于正视自身优劣势的清醒,以及直接参与人才和资源竞争的底气与勇气。
其实,机遇已经出现。
以交通为例,“枢纽”嘉兴正照进现实。11月30日,通苏嘉甬高铁正式开工。原本只是沪杭高铁和沪杭铁路中间站的嘉兴,将由通道城市变身成长三角多座万亿级城市间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高铁枢纽。
强邻环伺的嘉兴,或许能借势而起。这条“超级铁路”建成后,必将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涌动与汇集。
当然,一切的关键还在于信心,在于预期。
虽然疫情预期已经率先扭转,但经济预期和对未来确定性的重塑,恐非一日之功。
“跳一跳”才能走更远
洛克定律说,“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好。这个定律同样适合嘉兴。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嘉兴虽还有差距,但GDP增速、人口增量等重要数据均处于长三角前列,嘉兴有条件、有实力、有潜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嘉兴不是选择与周边角力,而是聚力。
作为浙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嘉兴近年来与周边城市互动比较频繁,在这当中,“融沪”最为基础,效果也最明显。
一组数据很有意思:曾经嘉兴有一成多农副产品销往上海,二成多工业产品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三成多出口商品通过上海口岸出去,四成多游客来自上海,五成多引资项目源自上海。
这也见证了嘉兴与上海的“亲密”程度。
近几年,嘉兴还不断承接来自上海以及长三角城市的产业,建起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园区,带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电通信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今年10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明确由上海及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城市构成。
这意味着,嘉兴与上海不再是“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关系,它将从“见证”上海建设全球城市,转向“支撑”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全球城市。
当然,放眼长三角,嘉兴的强邻不止上海一个,尤其是通苏嘉甬铁路建成后,上海也不再是嘉兴唯一能抱的“大腿”。杭州、宁波、苏州这些“近邻”也可以尝试协作,毕竟选择越多,机会就越多。
可能又会有人觉得,“嘉兴,命真的好啊”。但作为*的诞生地、红船起航地,争先、探路或许是刻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基因。嘉兴,从不妄想躺赢。
构建“N”先进制造业集群,超前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有着先人一步胆识的嘉兴明白,只有一步先,才能步步先。
如今,时间窗口正在打开,新的赛道也已铺展,全力拼经济,嘉兴准备好了。
下一个春天,嘉兴不能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