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是浙江三大名湖,素来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和“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烟雨景致成为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停泊在烟雨楼前水面上的,是年仿制的一条当年一大开会的游船,作为一大会议纪念船,它向人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诞生的历史场景。这条“一大”纪念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南湖红船”。这是一艘中型的单夹弄丝网船,船长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通道,中舱放一张八仙桌,周围放桌凳和茶几。
当年中共“一大”会议就是在中舱举行。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梢系有一条小拖梢船,为当时接人进城购物所用.。年7月23日,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临近结束时,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8月1日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在这条红船上,会议通过了第一个《中国共产*章程》,宣告了中国共产*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
嘉兴除了是“一大”会址,红船之外,还有一个特色,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确切的说是一种特产,具有历史的特产—南湖菱!
江南可采菱,南湖菱盛名。南湖菱是浙江嘉兴的著名特产南湖无角菱,简称南湖菱,因其地处南湖而得名是菱中罕见的珍品,也有人依形称其为元宝菱、馄饨菱、和尚菱等。
一般来说菱都有角,故称“菱角”,然而嘉兴的南湖菱却是圆角的,其皮色翠绿,两端圆滑,并以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而胜于其他品种。南湖菱不仅可以生吃、熟吃,而且可以制糕点、佳肴或酿酒、制糖。生食者选色翠而鲜嫩,尤其是刚出水时口味更佳,熟食则选色*褐之老菱,洗净后煮食,口味香甜浓郁,肉糯可口;食风菱者选黑色乌菱,洗净后在风中晾干,然后剥食菱肉,此时肉质坚硬,但香味奇特,味美滋口。
关于它为何不长尖角,在民间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嘉兴,当地民众拿出南湖的菱给皇帝吃,当时的菱是有尖角的。乾隆皇帝吃的时候一不小心被尖角刺到了。乾隆皇帝下令南湖菱不能长菱角。第二年,南湖的菱便不再长角了。
南湖菱是菱科中最进化的一种,是菱中之珍奇,为秋季应时佳果。应市时间从8月中旬至11月上旬,长达三个月之久。鲜果皮色清脆,背百肚角圆无刺,绿皮白肉,壳薄肉脆,其味鲜甜嫩洁,风味独特。清朝时曾被列为贡品。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曾三次驻在南湖烟雨楼,在楼前荷花池摘食南湖菱后赞不绝口,写下了“夏中让彼泛锦芰(芰为菱之称)的诗句。菱有四种吃法,即嫩菱生食、老菱煮食、菱肉做菜和制作风菱。菱的营养价值较高,还有药用功能。
南湖菱作为一种水生作物,不仅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平原水乡,水面种菱,有利净化环境,改善水质。从生产发展史来看,历史上某些时期种植南湖菱相当兴旺。“水国烟乡足芰荷”(陆龟蒙诗)、“十亩菱花晚镜清”(韦庄诗)、“湖湾小妇歌采菱,荡舟曲曲花相迎”(郭翼诗)就描写了当时南湖菱生产的盛况。
吃完南湖菱,坐船登上湖心岛,逛逛当时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过的烟雨楼。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余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
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公元-年),初位于南湖之滨,吴越王第四子中吴节度史、广陵郡王钱元镣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后毁。遗址现无存。
建国后,*和人民*府多次大力修葺,古老园林焕发新貌。才形成现在的格局。烟雨楼---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